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美國國防“瘦身”到台灣大選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09:06:08  


 
  鄧馬克無形中攤出了奧巴馬的底牌,表面上在亞太地區虛張聲勢,實際上想維持與中國若即若離、相安無事的現狀。在美國“國防部”文件的潛台詞中,我們也看到今後美國境外軍事行動將盡量避免地面部隊作戰,代之以空襲,多讓無人飛機有用武之地。這樣的戰略、戰術肯定不是以中國為假想敵人的。

  1月10日在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角逐中大勝以後,羅姆尼在勝利演說中儼然以共和黨正式候選人的姿態向奧巴馬作競選挑戰。他說:“奧巴馬要削弱美國軍事力量,我將使美國變得強大,無人敢來挑戰。”

  明年美國總統如果換人(最大可能是羅姆尼),當今五角大樓的國防“瘦身”決策會改變嗎?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我認為改變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一是羅姆尼不一定當選;二是羅姆尼不是戰略家,競選時說的話很難算數;三是奧巴馬當前的國防“瘦身”決定是一種大勢所趨。

  時至今日的美國國防開支占全球一半的現象早已無法維持。正像奧巴馬到五角大樓宣布時所說,即使在“瘦身”以後,美國國防開支仍然超過它後面十個國家軍費的總和,那就仍然是個超重的“大胖子”,“瘦身”並沒削弱美國軍力。

  美國龐大軍事力量收益越來越小。伊拉克戰爭可謂毫無建樹,它所釀成的後遺症(百萬以上參戰者的複員費用、數千陣亡者的撫恤金、上萬傷員的醫療費以及上萬人患戰後神經震蕩錯亂憂郁症等)更將是美國社會的長期負擔與不安因素。

  奧巴馬不顧伊拉克局勢惡化的可能性而毅然結束伊戰,撤走美軍,表面上看起來是丟掉沉重包袱好騰出手來應付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但美國再要複制伊戰那樣大規模的軍事動作已無可能。伊戰成了終級,五角大樓進入“後伊戰時代”。

  2003年小布什發動伊戰時,我親睹美國國際戰略“現實主義派”健將、芝加哥大學著名教授米爾商牟(John Mearsheimer)領導的學術界強烈反對。布什可算是美國政界信仰“正義戰爭”的最後領袖了。

  “現代正義戰爭理論”與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的根本分歧在於前者主張不惜為維護正義而戰(甚至不惜違背國際準則,無視別國主權,光榮孤立),後者則認為軍事手段是保衛國家生存的最後一張王牌。美國在越南戰爭後仍然保存足夠的“正義戰爭”信仰來發動伊戰,伊戰卻把這一信仰打得落花流水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