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陵十三釵》在宣揚一種惡劣的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2-01-27 10:36:03  


《金陵十三釵》中的“十三釵”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訊/“妓女的命換學生的命,成年換未成年人的命,這種‘政治正確’讓整個故事看起來具備了合理性。影片裡有位妓女跳下車來,但隨後又被拉上車內。和她一樣,很多人是被裹挾進了那場赴死的宴會。妓女們不僅要被入侵者殘害,還要被集體主義的‘義不容辭’殘害,很難說哪個更致命。”中國網日前登載草威的文章“《十三釵》在宣揚一種惡劣的邏輯”:

  《金陵十三釵》耗資據說6億,張藝謀要拍一個花出去6億還能賺錢的戲,他幾乎是必須要這麼做的:妓女的命換學生的命,成年人的命換未成年人的命,這種政治正確不僅讓整個故事看起來具備了“合理性”,更讓觀眾們的悲傷放心大膽的疏洩出來。

  講到救人的正當性,我想起了小時候常被人問起的一個倫理難題。“你媳婦和你媽都掉河裡了,你先救誰?”回回有人問我,回回都拿不准主意,我肯定不能不管我媽,但是想到未來的媳婦,怎能忍心不救啊。拿這話問別人,多數人的反應跟我一樣,一副痴呆狀,剩下的就說些“其實xx會游泳”之類的無聊話。後來,聽見一位外國專家講起這個問題,說應該先救媳婦,因為當媽的已經完成了生育,兒子都長大了,能救人了都,其社會價值救減弱了,再加上年齡偏大,離死近些,救媽的意義不如救媳婦的大。聽完了覺得醍醐灌頂,心說,媽的,站得高看得遠,這就是境界啊。

  可再後來,我又聽說了個詞兒,叫“道德功利主義”,頓時聯想到那位外國專家,想明白之後,真想啐他一口。因為在他那套評判體系裡,人已經不是人了,是在替上帝選擇,感情沒有價值,人成了社會勞作的機器。這種變態的解讀方式,事實上就等於放棄了做人的權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