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提前面對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08:27:20  


 
  文章表示,這一條完整的趕超鏈條,其邏輯前提在於中國的天量投資具有財務可持續性。而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經濟今年開始遇到了麻煩。

  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之前,歷次天量投資,無一例外,都會在產能釋放期釀成巨大的過剩產能,並進而導致全國範圍內的債務惡化與銀行的巨額呆壞賬。例如,2001年結束的周期中,中國四大銀行壞賬比例高達駭人的25%,處於事實上破產的境地。2002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至今,這樣的危機從未發生。原因何在?出口市場的消化與債務杠杆率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

  隨著中國出口速度從超過20%降低到個位數水平,出口工業的產業升級換代需求大幅萎縮,對重工業化的需求降低。本質上,中國的生產率水平已經從1:24的超低水平迅速趕超至1:4的水平,技術水平落差減小導致資本淘汰率有所減速,產業升級換代速度下降,投資的內在回報率降低,投資需求開始下滑。劉易斯拐點帶來的資本回報與人力回報之比逆向運動,也將進一步促使投資需求降低。

  同時,國有經濟體系的債務杠杆率在歷經10年的大躍進之後,快速達到不可維繫的轉折點。據國家審計署數據,從1997年至2010年14年間,地方政府債務上升了40倍,到2010年年底已達10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平均不足3年時間即翻番。地方政府支持的許多項目並不具備微觀經濟合理性,還本付息壓力構成硬約束。

  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出口工業的貸款需求降低現象在這一輪周期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並非短暫的周期性現象。按照我們的量化模型的預測,未來數年內固定投資增速有可能降低至13.6%,大幅低於22.8%的歷史均速;相應地,信貸餘額增速有可能從19%降低到8.5%。

  文章認為,目前這一輪周期釋放的過剩產能難以被快速消化,中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可能處於去庫存、去杠杆化的階段。銀行業的高速擴張期將會成為過去,部分依賴外匯占款、更多依靠信貸發放進行擴張的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將會大幅降低,銀行業的呆滯賬比例可能會快速提高,收窄政府的騰挪空間。政府不得不保持低息環境,以扶持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避免倒閉潮的出現。付出的代價是過剩產能遲遲難以被清洗。過剩產能將會有效壓制通貨膨脹,但也會壓制新的投資浪潮的出現。

  低息環境意味著金融抑制將會持續,民營企業仍將難以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務,在投資回報率降低的情況下,民間經濟的活力將出現相對下滑。

  這一情況一旦常態化,就有可能對就業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失業率的上升不僅對社會穩定造成威脅,也會滯後城市化進程,令地方政府財政處於更加捉襟見肘的境地。

  文章最後說,簡言之,中國近30年高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於以巨量投資去固化不斷提升的生產率水平,而巨量投資依賴出口、重工業化與城市化以獲得經濟合理性。權力體系對國有經濟的保護導致債務杠杆率的飛速提升與巨大的過剩產能,令上述過程不再具備可持續性。由此而言,中國可能提前面對中等收入陷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