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維迎:老百姓為何不仇視李彥宏、馬化騰

http://www.CRNTT.com   2012-10-24 11:22:48  


 
  張維迎:從2004年開始,在很多領域出現了新情況,這包括我們一般講的所謂“國進民退”,還有政府出台的傾斜的產業政策,政府對企業進入一些領域的管制。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投資比例和國有企業的投資比例,有一些地方,比如山西,煤炭行業實行了國有化。

  這一切跟老百姓的意見有什麼關系?就像我前面講的,如果找到了方法解決他的不滿的話,他的不滿就會降低。但是,如果思維方式不對,他可能會越來越不滿。比如說,政府部門的權力越來越大,腐敗變得越來越嚴重,老百姓自然就更不滿意。

  現在很多老百姓在一些問題上的意見與腐敗有關。腐敗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一部分人有特權,意味著對另一部分人不公正。同樣做企業,去找政府關系、賄賂官員的人可以很快賺到很多錢,而勤勤懇懇、為老百姓服務的企業賺錢非常難。一些民營企業也賺錢但仍然不滿,因為他覺得這樣賺錢不公平。有的人賺得多不是因為他作為企業家的能力高,不是他更勤奮,而是他去討好官員,有政府關系。

  老百姓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的就更不公平,憑什麼少部分人可以賺那麼多錢?如果市場相對公平競爭的話,我相信老百姓不會有那麼大怨氣。李彥宏、馬化騰也很富有,但我確實沒聽到多少人抱怨他們富有。腐敗自古以來就有,我一直很關注這個問題。

  上世紀90年代,我在英國學習的時候,與一些經濟學家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當時講過,只要腐敗增長的速度低於GDP增長的速度,這個社會就不會出太大的問題,因為我們一方面有不滿,另一方面財富在增加。

  這幾年發生了一個變化,盡管我們GDP的增長速度還是蠻快的,但是,它已經沒有辦法掩蓋或者平衡由腐敗增長帶來的問題,而且腐敗現在還有一種加速度的現象。反過來也可以說,如果我們不真正改革體制,腐敗問題也不可能得到真正解決。

  問:我知道你對凱恩斯主義是有看法的。但凱恩斯有一本書,叫《預言與勸說》,比較恰當地描述了經濟學家承擔的社會角色,經濟學家要不斷地對未來做出預測,要勸說政府、勸說老百姓。首先,假設下面坐的都是老百姓,你如何勸說他們支持改革?

  張維迎:首先一點,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認識到,財富只能來自生產、只能來自創造,而不可能來自分配。如果我們按照市場的邏輯,我們每個人去追求幸福,那你就必須給別人創造價值。

  我們每個人有這個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腦子裡總想著怎麼去再分配,最後我們就會要求政府給我們一種再分配的方式,而政府怎麼能做到再分配呢?一定是靠權力集中。而從歷史上各國的情況來看,如果老百姓腦子裡想的都是平均主義,滿足平均主義惟一的方式就是權力更集中的政府。

  還有就是我們對企業家的看法。中國社會面臨著不確定性,怎麼去判斷未來?我們需要那些有能力、有遠見卓識的人,這類人其實就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對社會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識到對私有財產保護的重要性。人有個特點,就是想占別人的便宜,但我們要認識到,如果我們都想占別人的便宜,那財富最終怎麼來?誰會有積極性創造財富?沒有積極性創造財富,大家都去偷、都去搶,到最後對誰都不好。

  所以,每個普通人必須明白這些道理。大家一想到什麼東西都喊政府、政府,這確實是中國的一個特點。我們以為政府花錢對老百姓是免費的,但經濟學有一個最基本的定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每個人都希望吃免費的午餐。別人請你吃飯,你腦子裡還覺得欠他一個人情,而政府請你吃飯你腦子不會有這種感覺,久而久之就給我們造成一個錯覺,財富可以不勞而獲,世界是有免費午餐的。

  最後這個關系就完全顛倒了,本來政府是老百姓養活的,而政府控制的資源越來越多,好像老百姓是政府養活的,我們每次漲工資、分房子都要感謝政府,為什麼?因為經濟關系的本質已經被掩蓋了,造成一種錯覺,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競爭花錢,而不是競相創造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這點,無論作為個人、作為整體,只有大家有積極性創造財富,每個人才能有希望活得更好。

  怎麼樣才能創造財富?前提是每個人的自由和安全都能夠得到保障。我這裡特別強調一下自由,當我們說到“市場”兩個字的時候,它本質上和另外兩個字是一樣的,就是“自由”。沒有自由就沒有真正的市場。反過來,如果一個人主張自由的話,就應該認識到,只有在市場的情況下你才能真正達到自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