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眾厭惡“拼爹”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2-11-20 14:19:22  


 
他們何以致眾怒

  高衙內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水滸傳》中,高衙內強搶林娘子,林教頭遭設計誤入白虎堂,嬌娘死,英雄囚,最後林衝火燒草料場,被逼上了梁山。

  不僅是高衙內,還有《望江亭》中的楊衙內,《王老虎搶親》中的王老虎等等,這些權貴公子的形象,通過說書人和古典話本、戲曲,一直在民間流傳,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圖譜。

  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通過對高衙內們的譴責,詮釋了自己對高衙內背後的高太尉白虎堂們濫用權勢、縱子行惡的批判,對平和生活的期待。

  彼時,雖然門閥勃興,但在中國傳統話語體系中表現的,這些貴胄之後,也大多只是假借權勢,以私德犯惡。壞如高太尉,也不敢把自己的兒子安置在自己掌管的禁軍中找個肥差。他深知自己不成器的兒子的斤兩。所以,高衙內最多也就是個令人討厭的花花公子,而出身槍棒師傅家庭的林衝,也能以軍功而被高太尉提攜。

  門閥世家終會凋零,平頭百姓憑軍功科舉也有飛黃騰達時。傳統王朝的活力和持續長久,靠的就是吸納下層民眾補充新鮮的血液。所以,科舉制下,唐太宗才會高興地拈須而樂:“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矣!”

  既擴充了自己的力量,又敉平了不臣之念,天下歸心,一舉兩得,明白人誰不知曉?

  時移世易,高衙內和他背後的父輩們,在典籍和影視作品中,受一代代人譴責。

  不過,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高衙內們的分身變種。

  “我爹是李剛”,一句話瞬間紅遍大江南北,釋放的其實是社會公眾對當下的“李衙內”及“李剛”們濫用公權情況的憤怒情緒。

  與高太尉包庇兒子作惡不一樣的是,“李剛”們所做的,不只是包庇兒子作惡此類情況,更多的情況是,“李剛”們早已用手中權力為“李衙內”們鋪就了黃金之路,從幼兒園入托,到上小學,到小升初,到中考、高考,安排工作及調遷,不是量身打造,也是百般設計安排。

  被新聞披露出來的各種個案,背後都有公權濫用的無形之手。在基層和中小城市,情況更為嚴重。凡是其權力可及之處,幾乎無不染指。

  至於各地城管的野蠻執法、房地產開發和其他以建設為名未與當事人達成一致的各種強制拆遷,以及通過各種不公平的制度規約,製造社會鴻溝和對立等等,其實就是“李衙內”們的另類分身,它們所依附的,也是掌握公權力的機構性“李剛”們。

  其實,子女利用父輩資源,父輩為子女鋪就道路,原也正常不過。但不正常的,是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子女還是父輩,對權力的濫用,對公共資源的不當侵占和掠奪。更不正常的,這種不當侵占和濫用,很少受到法律的制裁,反而成了社會流行的“本事”。

  套用馬克斯韋伯所言,“李剛李衙內”們這些“社會霸權群體”,通過能力論、身份論來製造他們自己特權的“神正論”,最終完成了“霸權的分工”,公權和公共資源成為這些“社會霸權群體”予取予求的後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