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霞:權力入籠關鍵在執政黨完成歷史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3-02-01 12:58:46  


 
  蔡霞:黨的領導人在上世紀40年代提出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當時,黨的領導人就意識到搞民主政治就必須承認依憲執政。

  1982年憲法確立了現在國家體制的大體框架,這個框架是大致合理的,問題在於它的運轉,所以政治體制改革有很大空間。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是要建立現代國家制度。其主要內容是處理好幾大關係:執政黨權力與國家權力的關係;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執政黨與社會的關係,同時還需要調整執政黨的黨內關係。歸結起來,就是推進民主政治與發展黨內民主,實現制度文明層面的不斷進步。

  鄧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坎坷經歷後,從改革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要接受教訓,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此後他在1986年多次強調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中國共產黨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指出改革的關鍵首先是黨政分開,並作了明確的闡述。

  後來,由於國內的複雜形勢與世界政治格局的急遽變化,在經濟體制改革快速推進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未能與經濟改革同步。於是,計劃體制下的集權弊端和原有的既得利益還沒清除,不健全的市場經濟又使一些人獲得新的既得利益。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變化中出現“三個快速”的特點:經濟快速增長、腐敗快速蔓延、社會利益快速分化。這不僅影響著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轉化為社會層面上的矛盾與衝突,且出現逐步激化升級的征兆。儘管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不適應經濟變化的要求,然而新老既得利益的叠加更使一些人迷戀原有的權力體制,黨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力衰減。這不僅使既得利益不斷坐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左右政策制定,壓制發展民主政治的呼聲。由此,政府逐步陷入“政績陷阱”和“轉型困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應該說執政黨不是沒有看到這個問題,也幾度努力推進改革。2000年執政黨提出“三個代表”思想到十八大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新發展,這些提法較以前有所變化,實際上反映出在深化改革問題上的意見尚未取得一致。同時,儘管執政黨在加強黨內監督、幹部任用制度改革等方面發出了一系列文件,但由於是在保持原有體制框架不動,特別是不觸動不改變原有權力結構前提下的技術操作層面進行改進,因而體制弊端越積越多。於是,無論是近年接二連三進行的全黨大規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還是出台一連串文件制度,都無法較好地遏止黨內腐敗蔓延的勢頭。在黨內,部分黨員幹部對這樣的教育活動不當回事,黨內思想教育有表面化形式化的傾向;在社會公眾方面,黨與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也有所下降。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推進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進步,民主政治是實現中華民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如果不下決心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社會矛盾的激化將可能使執政黨喪失改革的機會。行政改革固然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僅靠政策調整、行政改革來化解危機,已難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順利推行並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執政黨不能躺在經濟發展的“政績”上,陶醉於以往的成績,而推進憲政改革是中共在新世紀不可回避的歷史重任。

  (本報特約記者翁一採訪整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