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產業升級要駛入“藍海”

http://www.CRNTT.com   2013-08-22 08:54:16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訊/在當前勞動力成本、環境成本、能源瓶頸、技術水準、產能過剩等眾多因素制約下,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較快發展,需要大力推動產業升級與結構轉型。產業要升級到“微笑曲線”的兩端,即附加值較高的銷售和研發;產業要轉型到附加值更高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製造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轉移到其他地區。

  人民日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文章認為,思考轉型,一定要跳出國內的局限。雖然東、中、西部工資水平存在差距,但中、西部地區的大部分勞動力已經轉移到東部沿海地區,再加上這幾年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得非常快,國內地區間工資差異有限,轉移空間不大,到海外去是一個必然選擇。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海外轉移,也符合歷史和經濟規律。日本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將勞動密集型的紡織、電子加工等產業轉移到“亞洲四小龍”,這些國家在80年代又把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環節用來料加工的方式轉移到中國大陸,這種轉移支撐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產業升級和轉型。

  文章分析,從勞動力承載能力來看,非洲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最佳選擇。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加工製造業中吸納了大量工人,有研究顯示,國內加工製造業雇傭的勞動力應有1.5億人之多。非洲擁有10億人口,目前平均收入水平是中國的1/4,很多國家的收入水平甚至不及中國的1/10。轉移到非洲,可以增加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進入“微笑曲線”兩端的可能性,並獲得最大的加工製造業基地。轉移到非洲對中國的產業轉型也會有很大好處,生產規模擴大後對中國機械製造業和相關產品的需求會有所增長。

  根據世行研究,2010年,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制鞋業的工資約為中國的1/8到1/10,大約是越南的一半,而其工人勞動生產率大約是中國的70%,與越南相當,所以埃塞俄比亞在制鞋業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可是2010年,中國約有制鞋工人1900萬,越南有120萬,而埃塞俄比亞8400萬人口中只有8000名制鞋工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