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維迎:改革就是不斷地把私權歸還給個人

http://www.CRNTT.com   2013-12-04 09:33:39  


 
  既得利益要變成改革者改革才有希望

  我們要實行的變革的阻力在哪?大家普遍認為是既得利益的阻撓,但是我這兩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看歷史上好多偉大的變革,都是既得利益者領導的。如果既得利益不能變成改革者,那這個改革就沒希望了。馬克思本人不是無產階級,馬克思岳父是大的貴族,他的小舅子當部長,馬克思過的生活也不是無產階級,他在英國生活,那時候英國最高收入的10%的人,平均的年收入是72英鎊,但是馬克思一年的生活費是400多英鎊。那恩格斯呢?本身就是一個資本家。這個例子說明,說好多事情都不是利益決定的,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有理念,我們的觀念,我們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既得利益者能不能變成改革者?我覺得有三種可能,一個就是觀念、理念,包括我們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的創始人沒有幾個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出身的,大部分都是地主、資本家、軍閥、舊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弟。如果按照利益分析,沒有辦法解釋他們的行為,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鬧革命?就是相信了新的理念,這個理念就是馬克思主義,所以引起了中國天翻地覆的歷史性的變化。從古希臘梭倫、伯裡克利的民主化改革,到近代的華盛頓,再到鄧小平,他們都是出於理念在改革。美國的廢奴運動主要是白人在做,不是黑人在做,中國婦女的放腳都是男人在做,不是女人在做,所以理念很重要。

  第二個方面就是,既得利益之間本身的博弈也是推動人類進步、社會轉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好多的變革發生的時候,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遠大於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包括現在政教分離,就是宗教和國王的矛盾推動的。法國大革命也是國王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推動了啟蒙運動的出現,導致了最後的法國大革命。西方社會的民主與法治,一開始不是在全社會範圍出現,而是在貴族、統計階級內部出現。為什麼呢?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也是有好多特權,但是他們利用這種特權相互傷害,最後大家就找到了一個妥協,那就是尊重了相互的權利。原來在西方,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開辦公司都是特權,不是權利。要得到國王的特許,或者是得到議會的授權你才能夠創業。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東印度公司,那就是一個國王授權的壟斷公司。但是到了19世紀中期,具體來說英國在1844年,法國在1867年,美國在1842到1851年期間,特權就變成了人權,就是成立公司不再需要通過特許了,註冊就可以了。按照我們過去階級分析的觀點,我們強調社會矛盾主要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其實這個真的不是這樣。你看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比工人和資本家矛盾要大得多,同樣資本家之間的矛盾也比工人階級要大的多,再華盛頓游說反對中國的都是美國工人階級,而不是美國的資本家,美國的資本家都支持中國,美國工人游說反對中國,因為中國廉價產品進口影響到他們的工作。

  那還有一種非常重要,就是統治階級是不是意識到變的必要,或者有沒有這種危機感。我特別喜歡舉的一個比喻就是華盛頓的故事,華盛頓1799年去世的時候,他的遺囑要求等他太太去世後,就把他277個奴隸都解放了,但是他太太在他去世一年之後就把這些奴隸都解放了,有人問她為了這麼著急把他們都解放了?她說我不想生活在那種盼我死的人當中。華盛頓為什麼要廢除奴隸?是因為理念,華盛頓太太為什麼要廢除奴隸?她有一種危機感,因為她不廢除的話這些人可能會害她。

  看中國的歷史,比如清朝,死皮賴臉不改,最後想改了,要實行憲政了,但沒機會了,所以最後就發生了辛亥革命。

  我們中國下一步變革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一個是理念,一個是領導力。理念可以正確可以錯誤,領導力可以弱可以強。最好的組合就是正確的理念、強的領導力,最壞的組合是錯誤的理念、強的領導力,當然還有其他次好的。強的領導力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但是我覺得變革期間沒有強的領導力真是不成。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改革前25年就是有一個好的理念,也有比較強的領導力,過去十年改革倒退就是我們理念倒退了,但好在領導力不是特別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