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匯儲備須去“負擔”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09:11:58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外匯儲備,曾被認為是越多越好。危機時代中國不僅購買近1.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也曾為主權債務危機困擾時的歐洲所覬覦。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張敬偉文章表示,不管這些聲音是否專業和理性,中國外匯儲備確屬世界和中國的“大事件”。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95萬億美元,占全世界外儲總量的1/3,比世界第二的日本還要高出2.85萬億美元。由於第二季度出口形勢向好,中國外匯儲備上半年餘額可能會超過4萬億美元。

  文章稱,中國外匯儲備的“好”,各方早有定論。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及深化改革的結構性調整之難,如此多的外匯儲備也成為宏觀經濟的難題。李克強總理將其視為中國的“很大負擔”。在美元世界地位的現實下,外匯儲備並不能直接為中國所用,必須通過外匯占款變成基礎貨幣。而外匯儲備越多,基礎貨幣發行量越大,就會引起通貨膨脹。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CPI降至2.0%,5月份CPI增至2.5%。拋開其他經濟因素,這亦有賴於5月份出口強勁的拉升。在政策面秉承穩健貨幣政策,只採取定向降准“微刺激”的舉措下,水漲船高的外匯儲備不利於貨幣政策的穩健。

  文章認為,中國外匯儲備去“負擔”是現實的選擇。除了通脹,要去的“負擔”包括:加大增加央行資產負債風險,帶來較大匯率風險和成本對衝壓力;加大外匯儲備經營挑戰;加劇資源環境壓力。此外,中國外匯儲備,在對外投資層面,也面臨著收益風險加大,及輿論內溢的道德壓力。近年來,國內不乏對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的質疑。也有人懷疑中國對美持有國債數據的不公開不透明,因為危機時代的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美元貶值的傳導下都導致中國所持美元資產的大幅縮水。

  這凸顯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在中美地緣政治戰略的現實下,中國希望用外匯儲備來調節中美關係,近年來加大了對購美國債的量化波動。但中國除了購買美國國債最為保險外,也沒有更多選擇。

  文章指出,國際貿易不平衡和國際收支不平衡,對中國這個新科全球貨物貿易大國,是最大負擔。這已經成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尤其歐美發動貿易戰或批評人民幣匯率的理由。從危機之前到危機中,過去10年,壓力之下人民幣也一直對美元處於升值通道。自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 “8時代”、“7時代”,一直升到現在的“6時代”,去年底甚至有“破6”之說。這意味著,人民幣主動升值,既有外來壓力,也是中國在主動調整國家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

  美歐走出危機,中國面臨調整,原有“三駕馬車”引擎動力不足,今年以來人民幣呈現貶值趨勢,並被評為央行主動作為,以擠出國際游資對中國經濟的滋擾。人民貶值可提升出口競爭力,近期中國出口好轉,可能有人民幣貶值的刺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