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受災民眾怎不一早搬離魯甸震區?

http://www.CRNTT.com   2014-08-05 11:03:08  


魯甸本身就是個自然災害多發地
 
  後天問題:水電、礦產等資源的掠奪式開發讓自然環境更脆弱

  震後,魯甸的堰塞湖問題被反覆擔心著。地震引發正在建設的紅石岩水電站上游河段一處山體滑坡,造成堰塞湖。紅石岩是一座建設了12年的水電站。2012年,《證券時報》做過一個報道,“半山腰上的機耕路讓人十分揪心,一旁是懸崖上仿佛隨時會塌下來的石頭,一旁是呼嘯奔流的牛欄江,還要穿過深深的山洞。險峻的地勢不僅展示了新建電站的艱辛,也仿佛在警示著風險的無處不在。”

  不只是小水電,還有礦產。魯甸是個礦產資源很豐富的地方,但是也容易發生濫開濫采。對此,一段官方的說辭是,“無序開山采石、采砂造成水土流失、岩層裸露;冶金業的發展,對空氣形成污染誘發酸雨破壞植被……”

  其實,何止是魯甸。這幾年在川滇二地的地震中,地震後嚴重的地質災害往往讓人提心吊膽,而這其中少不了人為因素。這存在著一個死循環困境:一方面,這些山區的經濟條件差,而水力、礦產資源就是改善生活的資本,可另一方面,無序的掠奪式開採,又造成環境的嚴重破壞,讓人們陷入窘境。結果就是自然環境遭遇到毀滅性破壞,要修復很難。

  因此,難怪魯甸一份官方報告稱,此地“石漠化”嚴重,一些地方看天吃飯

  所謂“石漠化”指的是植被退化、水土資源流失,導致岩石大面積裸露或堆積地表,而出現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石漠化”的地區很容易就發生自然災害。2010年,魯甸發改局一篇名為《魯甸縣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思考》的文中,官方的數據是當地石漠化面積197.16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1487.00平方公里的13.26%。而本次地震的震中龍頭山鎮就是“重度石漠化”的代表。文中寫道,由於石漠化不斷擴展和加重,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致使生態失調,氣候變暖,一方面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向,另一方面暴雨、洪、旱自然災害頻繁,嚴重制約著魯甸縣的經濟發展。“石漠化”也嚴重地威脅著當地人民的切身經濟利益,“山高坡陡,土地貧瘠,降雨量少,氣溫高,水利基礎設施相當薄弱,水利化程度7%左右(全縣水利化程度為18.3%),農業基本處於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境地,糧食平均單產200公斤左右。乾旱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十分困難,不少地方飲用水主要靠水窖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