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鄧小平對台灣:理論勇氣和戰略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4-10-02 00:23:49  


 
  第五,解決台灣問題的基礎在於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

  1980年1月,鄧小平在宣佈三大任務的當天,他就明確表示,一切決定於我們自己的事情幹得好不好。台灣回歸祖國、祖國統一的實現,歸根到底還是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搞好。1984年10月,他在總結中英圍繞香港問題談判成功經驗時,再次肯定了他上述論斷。他說,香港問題能夠談成,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有力量、值得信任的國家。今天,我們要完整準確地理解鄧小平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的論斷。發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絕非單純的經濟建設,單純地發展生產力。鄧小平認為,雖然大陸與台灣兩制並存,但仍然有一個優越性比較問題。他表示我們政治上和經濟制度上比台灣優越,經濟發展上也要比台灣有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沒有這一點不行。長期來看,政治制度的改革、民眾素質的提升、社會風氣的改良,貧富差距的縮小,對於維護大陸的穩定、體現大陸的優越性,爭取台灣民心,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按照鄧小平的話就是“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可親可愛可敬可信。鄧小平語重心長地告誡說:「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建設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

  鄧小平強調:“我們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搞好我們的社會風氣”。他提倡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指出精神文明,就是社會風尚,人民的理想道德,精神面貌。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只追求物質享受,以後的發展就沒有希望。他認為民族精神對國家的統一具有凝聚作用。他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作為國家、民族團結的凝聚力。沒有這樣一個凝聚力,就散了。在創造解決台灣問題條件的過程中,首先要不斷增強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加強道德風尚建設,使我們的社會風清氣正,使我們的人民面貌一新,從而體現大陸較之台灣的優越性,增加祖國對台灣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增加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認同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