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 |
汪輝:當代中國歷史巨變中的台灣問題 | |
http://www.CRNTT.com 2015-02-01 09:34:19 |
——從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談起 台灣政治紛繁變化,從政治領導人到社會運動,其興也勃,如風雲凝聚,其亡也忽,如水銀瀉地,看得多了,有時會失去敏感。2014年這場“太陽花運動”,看似與之前的運動前後相聯,但又有所不同。年輕一代的姿態確實對上一代的思考產生了衝擊,一個新的時期似乎正在到來。但事實上,分析當代台灣問題不可能離開大陸自身的變化與發展;兩岸關係也不只是兩岸之間的關係,而且是兩岸各自內部關係重構並相互塑造的結果。對於台灣而言,大陸的每一次重大變化,均會在島內產生不同程度的政治後果——反之亦然,雖然規模不同。但是,複雜的是,現在的台灣問題與兩岸關係問題又不能局限於台灣與兩岸:它要置於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重心轉移過程中的“中心”與“邊緣”關係再調整、歐亞經濟中心東移帶來的陸地與海洋關係的複雜變遷之中來考察。 一、 兩岸政治關係的危機與統派的式微 反服貿運動顯示出兩個重要問題:反服貿運動顯示出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兩岸關係的平台,即國共兩黨關係,面臨嚴峻挑戰;二是台灣“統派”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已經式微了。這兩個轉變均非突發現象,也都與大陸“去政治化的政治”和“代表性斷裂”相關。當代中國政治危機的核心源於政治制度的代表性被不斷地否定。表面看起來,這些問題跟台灣無關,但事實上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1.“中國”意義的變化 在冷戰的時候,毛澤東說: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蔣介石說:我們要反攻大陸。一邊是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另一邊是三民主義和民族統一。“中國”作為一個爭奪的政治範疇,在對立雙方都是明確的存在;在國際上也是這樣,左翼都支持大陸解放台灣,美國及其盟友都支持台灣,但在戰略上美國用協防條約的形式限制台灣反攻大陸。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曾考慮讓台灣出兵,蔣介石也做了準備,但最終擔心此舉引發中國大陸解放台灣的反應而放棄了。兩岸雙方對“中國”的“正統”的爭奪非常清楚,美國卻一直是遏制兩岸“接近”(無論是武力形式,還是和談形式)的力量。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現在中國大陸不再提“解放台灣”這個口號,台灣也不提“光復大陸”,兩邊不再爭奪“中國”了。“中國”作為一個政治的範疇,已經退化成為一個地理的範疇了。——台灣不爭了,它的口號已經從“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發展為“中華民國是台灣”,“中國”作為政治的空間、政治認同的根據都不需要爭奪了。從中國大陸的角度說,這個政治轉變是中國自己的政治觀發生重大變化的結果。大而言之,這個問題可以溯源於社會主義實踐的失敗,即試圖用社會主義運動來解決政治認同問題的努力失敗了。在這個問題上,如果社會主義運動還在,即便兩岸仍然不能達成既定的政治統一,也不存在現在的台灣危機,兩岸問題至少會是另外一個以爭奪“中國”範疇為中心的問題。 從中國大陸內部來講,社會主義政治運動所寄托的是一個解放的理念,這個解放是通過階級、工人階級、工農聯盟、統一戰線、民族解放這一系列的政治構成來實現的。所以中國的所謂“代表性斷裂”,第一表現為工人階級政治的衰落,工人國家的衰落,即不存在19-20世紀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國家了;第二是作為領導階級的工人階級的衰落和工農聯盟的徹底瓦解,即不存在這兩個範疇了,以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形成的廣泛統一戰線的人民範疇也不存在了。在這個意義上展開的民族解放事業也失去它的效能了。由於其隱含的階級範疇不存在了,少數民族作為一個被壓迫民族的概念,就轉化為了族群、族裔的範疇,或以族裔性為中心的民族範疇,其認同政治只能圍繞族群身份展開了。從國際視野看,社會主義中國在國際領域的代表性表現在中國跟第三世界的反對聯盟,與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統一戰線,跟第一世界的博弈關係,正是由於這一遺產,中國與亞非拉的關係—尤其是與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在全球化條件下獲得了新的機遇,這是影響當代世界格局的大事。毫無疑問,這一關係正在經歷深刻的重構過程,以資本輸出、商品輸出和資源貿易為中心的跨國流動已經取代曾經的國際主義,成為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間關係的更為實質的部分。在今天,重提萬隆會議精神,或許是再恰當不過的時刻了—重提不是為了重返1950-1960年代,而是探索21世紀的國際主義的可能性。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