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出口需要重構國際生產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5-02-01 09:33:24  


 
  近些年來,伴隨中國人口紅利逐步枯竭,中國工資水平逐漸上升,中國出口原來所依賴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正逐步喪失。印度、越南等新興經濟體,甚至許多發展中的非洲國家正逐步接納由中國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中國出口已有的增長模式正逐步失靈,其中最為重要的標誌就在於,中國加工貿易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正迅速下滑,2012年中國加工貿易占出口總額比重已經下降到42.11%。2004年前,中國加工貿易增速一直快於一般貿易,是中國出口增長最為活躍的因素。2004年後,一般貿易增速開始超越了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在總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滑。在金融危機之後,加工貿易增速的下降幅度遠高於一般貿易的增速,加工貿易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繼續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

  文章指出,在國內生產格局轉型與國外消費需求波動的雙重困境,中國出口很難在短期內得以復甦,而現有的出口模式也需要逐步轉型。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在國際市場中,世界仍然無法找到能夠完全替代中國製造工廠的經濟體。因此,我們能夠判斷的是,中國出口並不會出現突發性的崩潰,而那些嚴重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工序與區段將會逐步從中國撤出,這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未來的十年內,世界的國際生產格局將會出現又一次大的轉型,新的世界工廠將會形成。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在這樣一個機遇期所需要把握的是自身的角色與作用。這樣一個轉型期留給了中國短暫的準備時間,但中國絕不應當仍然停滯在這一階段,如果中國不能在未來十年的時間里,重構自身在國際生產體系中的地位,中國出口將很難度過困難期。

  文章認為,面臨這樣的國際市場格局轉變,中國應當至少從兩個方面把握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定位。一方面,中國應當逐步將自身的市場潛力作為爭奪市場地位的重要籌碼。三十年前,中國仍然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度,中國除了廉價的勞動力,其他什麼都無法與世界競爭。但三十年後的今天,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已經逐步由一個大型的製造工廠逐步轉變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消費市常中國的製造企業應當充分利用中國本地市場快速崛起的機遇,以其作為支撐,從而將自身的產業鏈向上游延伸。在這一點上,華為、小米等移動終端的製造商正在採取這一策略。他們在充分利用中國廣闊市場潛力的情況下,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進而縮小與蘋果、三星等跨國公司的技術差距,從而逐步實現價值鏈的提升。另一方面,中國應當利用自身較為健全的產業體系完成自身的價值升級與再造。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最為重要的特征與優勢在於,中國基本上在所有行業的最終產品生產上建立了產業體系,囊括了製造業的大部分產品品類,只不過中國在價值體系的位置上處於底端。中國在未來十年的時間里,需要把握住這一優勢,從不同的產業與價值體系底端出發,發現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區段與價值鏈,進而實現已有產業的升級再造,鑄就一批能夠產生國際競爭力的出口企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