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中國製造2025”的三個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5-05-12 07:18:11  


進入21 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如何變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當前,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強大的製造強國戰略。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國家就難以從大國走向強國,特別是全球經濟結構正經歷深刻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戰略,與中國形成較為激烈的競爭,中國製造業面臨 “前堵後追”的雙重擠壓,確立“製造強國”戰略迫在眉睫。

  中國經營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分析,事實上,“中國製造”仍處於“大而不強”的發展階段。從產業規模和結構看,製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製造業增長高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在規模發展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快速升級,主要表現在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比例持續下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例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2013年,中國製造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左右,2012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為2.08 萬億美元,在全球製造業占比約20%,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

  中國工業如今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更多地體現為擁有完整的供應鏈條。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樣是來自於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目前,中國工業競爭力指數在136個國家中排名第七位,製造業淨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3年,中國裝備製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過1/3;2013年,發電設備產量達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達4534萬載重噸,占全球比重的41%;汽車產量達2211.7萬輛,占全球比重的25%;機床產量達95.9萬台,占全球比重的38%,中國製造業占世界的1/3強。

  然而,我們仍處於“大而不強”的階段,製造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突出等問題,與美、日、德等發達工業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 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如何變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各國推出製造強國戰略。世界各國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製造業,美國、德國、英國等紛紛推出製造業國家戰略。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將焦點鎖定在以新一代互聯網+、生物技術、新能源、高端制備為代表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展開了新一輪的增長競賽,試圖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

  此後,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都推出了各項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本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美國政府於2012 年推出《美國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同年12 月通用電氣(GE)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 2013 年8 月中國工信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2013年底,德國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發布了德國首個 “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由此, 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中國的“兩化深度融合”、德國的“工業4.0”等幾乎是殊途同歸。

  文章認為,“中國製造2025”能否讓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強國有三大關鍵:首先,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科技資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游的核心、關鍵以及共性技術進行攻關,通過創新鏈驅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圍繞傳統優勢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條。以創新鏈為引導,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傳統企業集聚優勢資源加速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是布局高端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必須高度重視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當前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基礎堅實,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智能製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企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第三,堅持標準先行,把制訂智能製造標準化作為智能製造的優先領域。把握智能製造發展特點和規律,整合國內標準化資源,借鑒德國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及美國先進製造和工業互聯網標準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組織方式,加快智能製造標準化體系建設。如,加快制定智能製造標準化路線圖,盡早啟動優先急需領域標準化制訂工作,建設和推廣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最後,通過“製造+服務”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當前,製造業服務化是中國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全球價值鏈當中的主要增值點,也是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的焦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通過“服務”和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升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指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包括為推進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提供增值服務。需要以完善的市場環境為服務化轉型保駕護航。製造業服務化的順利推進需要完善的市場環境為其保駕護航。面向製造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新技術研發、物流、技術支持、信息咨詢、金融租賃和保險等服務需要完備的知識產權法規、健全的社會誠信體系、嚴格的監管體系作為保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