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鴻志:國民黨地方選舉失利非兩岸政策失敗

http://www.CRNTT.com   2015-08-22 00:16:16  


王鴻志 (中評社 臧涵攝)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記者 臧涵)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鴻志日前在江西省九江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瞻”學術研討會中表示,2016年台灣“大選”中,青年選民,特別是“首投族”的投票行為很大程度上仍將延續2014年地方選舉模式,而第三勢力及新媒體為代表的新型選舉動員方式,也將對目前執政的國民黨構成更大挑戰。即使“大選”中藍營投票率回升,國民黨政權保衛戰依然異常艱難。

  王鴻志表示,從2014年地方選舉結果可以看出,台灣政黨政治環境面臨調整。本次地方選舉中以“柯文哲現象”為代表的第三勢力崛起,柯文哲支持度低開高走、實現逆襲,還有如25歲的綠黨候選人王浩宇,透過網絡粉絲團就取得議員選舉選區第二高票,縣市長選後更出現一些社運團體欲成立新政黨,推出“立委”候選人,力爭在2016年“立委”選舉打破國、民兩大黨主導的政治板塊。

  王鴻志指出,第三勢力的出現,有望改變台灣傳統上依靠派系樁腳、金錢利益輸送、宗族政治為主導的政治文化,台灣政黨政治的運作模式可能因此而發生改變。如柯文哲所言,“我的政治訓練來自於與基層百姓的互動,並不是來自政黨政治的訓練” 面對政治生態的改變和第三勢力崛起,國民黨與民進黨如何調整各自體質和形象,將影響未來兩黨對決結果。

  王鴻志稱,台灣民主亂象的根源在於缺乏民主的同質性條件,首要因素就是國家認同分裂,加上台灣的政黨政治具有“典型的東方政治文化特征,未來很長時期內難以真正達到美國式的政黨政治品質要求”。在2014年地方選舉中,雖然出現了新的政治生態、新的選戰模式,但“政治符號之爭與社會公共政策議題糾纏不清,各黨之間只講立場不講是非,陶醉於‘為反對而反對’的惡性循環”。

  無論是選舉中被借題發揮的“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爭、還是食品安全事件,背後都有政治力量去刻意凸顯大陸的負面影響。儘管國民黨與民進黨之爭中的兩岸因素尖銳性可能下降,台灣政黨政治開始走向“內部化”,但要根除民主轉型的弊端,在台灣目前的社會、政治環境下,仍將是艱難而長期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