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宏觀調控須統籌遠近標本兼治

http://www.CRNTT.com   2016-03-09 08:27:16  


針對目前的經濟下行與經濟結構問題,應當統籌遠近,標本兼治,採取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管理相協調,以供給側為重點的對策。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經歷了兩輪經濟增速下滑。這前後兩輪下滑,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特點。當前這輪經濟下滑與上一輪經濟下滑相比,有以下幾點不同。

  經濟參考報發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文章分析,其一,在上一輪經濟下滑中,經濟越下滑,就業越困難。但在本輪經濟下滑過程中,卻出現了經濟越下滑,就業越增長的情況。

  其二,在上一輪經濟下滑中,經濟越下滑,勞動力價格越下降。但在本輪經濟下滑過程中,卻出現了經濟越下滑,勞動力價格越上升的情況。

  其三,在上一輪經濟下滑中,經濟越下滑,經濟社會的各個層面就越困難。但是,在本輪經濟下滑過程中,雖然經濟社會各個層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上並沒有遭遇像上世紀90年代那麼嚴重的困難。

  其四,在上一輪經濟下滑中,經濟越下滑,越要使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應對。隨著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增加,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而在本輪經濟下滑中,雖然也採用了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但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

  文章認為,這些新態勢、新特點表明,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已發生重大變化。如果說上世紀是短缺經濟,那麼新世紀是相對過剩的經濟;如果說上世紀主要是總量增長問題,那麼新世紀則主要是經濟結構協調問題。針對目前的經濟下行與經濟結構問題,應當統籌遠近,標本兼治,採取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管理相協調,以供給側為重點的對策。

  首先,鑒於眼前經濟下行壓力很大,需求側管理儘管邊際效用遞減,但仍然是必要的,關鍵是把握好管理的力度和精准度。如果像2009年那樣大力度刺激經濟,一是效果有限,二是即使經濟反彈了,但可能會回到傳統老路上,再度錯失調結構、轉方式的機遇。如果只搞供給側管理,放棄需求側管理,短期內很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需求側管理的優勢在於見效快,有利於防止經濟繼續大幅下滑,促使經濟企穩。供給側管理意在治本,功在長遠,即通過調結構、轉方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兩個方面的管理需要統籌兼顧,協調配套。

  其次,需求側管理的重點是有效投資。從表面看,我們通過需求側刺激經濟的力度是在不斷加大的。2016年1月,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達到141萬億元,銀行貸款規模已經達到2.51萬億元。但問題之一是現在經濟下行壓力過大,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均呈現力有不逮之勢。消費與出口短期內難以發揮更大作用,力所能及的只有投資,所以力度還可以適度加大。

  問題之二是2.51萬億元的銀行貸款中,有多少流入房地產市場去炒房子了?有多少被開發商換成美元還境外貸款了?甚至有多少屬於資本外逃?總之,有多少真正用於實體經濟了,需要具體分析。投資的關鍵在於怎麼投,往哪兒投。不能搞普遍投資,大水漫灌,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重點投向需要“補短板”的地方,例如醫院、養老院、城鄉基礎設施等,既促進短期經濟企穩,也解決長期存在的供給不足問題。

  最後,要解決經濟結構問題,就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供給側結構改革是方法,供給側結構調整是目的。之所以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財政、稅收與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打破舊體制對供給側的束縛。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而調整供給側結構。為了積極而穩健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系統工程,需要抓緊設計與制定系統的財政支持方案,同時建立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金融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