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李仁耀語中評:大陸在亞太經濟扮更重要角色 | |
http://www.CRNTT.com 2017-03-26 00:23:49 |
李仁耀,1972年生,台灣基隆人。台灣中正大學國際經濟學博士。李仁耀學術專長在於產業組織、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大陸經濟。他經常受“行政院農委會”、“國科會”及高雄市政府委託,長期提供政府部門產經見解,亦是有意角逐下屆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新時代智庫經濟組召集人。 中評社提問,李仁耀如何看待現階段的台灣經濟,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不玩TPP,台灣還有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需求或契機嗎? 李仁耀表示,台灣經濟的問題在於“人口結構老化”以及“全球貿易趨緩”,在全球經貿方面,美國退出TPP後的全球貿易體制發展是否將以“雙邊談判”為主流仍需持續觀察。由於WTO的大多邊談判架構,短期內將無重大發展;而RCEP與TPP兩大區域經貿談判又分別以中、美兩國為主導國。若TPP觸礁,未來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區域經濟組織將可能在亞太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李仁耀指出,相對於RCEP架構,TPP自由化程度高也較歡迎台灣,是台灣較有機會參與的區域經貿整合。未來,台灣對於區域經貿協定或各種雙邊協定的簽署,將更大程度的受制於大陸。 李仁耀認為,台灣以經貿立“國”,長期而言各項區域經貿協定的簽署仍然有其重要性,我們需積極調整經濟結構,以因應貿易自由化的衝擊;但短期內則可以雙邊貿易促進為手段,配合新南向政策從FTA、經濟合作協定、雙邊投資協定面向切入。 中評社提問,如何看待中國大陸在產業與企業的競爭力?不少台商或台資企業在大陸落地生根,大陸更鼓勵台商在大陸市場掛牌,李仁耀的看法為何? 李仁耀認為,大陸經過1970年代末期的改革開放與招商引資,過去的產業發展以勞力密集產業為其主軸,創造了以外貿發展為導向的經濟結構;2000年以後經濟成長率長期維持在8%左右水準。大陸加速經濟改革,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商業服務業等並鼓勵建構品牌與創新,許多產業的發展一日千里。在加入WTO之後,經濟上進一步開放,對外貿易結構已由農工原料轉型為工業製品,資本密集產品的出口比重與科技含量不斷的提高。 李仁耀向中評社說,美國金融海嘯以後,大陸大力發展內需市場並進行結構改革,希望將經濟成長的比重調整成以“內需為主、外貿為輔”的大市場經濟。期間,包含透過多次工資的調整,以提升國民的消費購買力,以求擴大國內的內需市場。 李仁耀分析,大陸經濟政策的轉變,當然會影響傳統外向型勞力密集產業的發展。因此沿海地區發生產業外移,並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未來,鼓勵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產業發展,並以研究創新為基礎的經濟成長模式,將是大陸東部地區經濟成長的動力。 基於上述理由,李仁耀認為大陸產業競爭力將取決於生產模式,而企業的競爭力則必須視其創新能力而定。可以確定的是,若沒有生產創新或產品創新,這樣的產業將終必被市場所淘汰,而企業也只能以外移作為其發展策略。 對於台商或台資企業在大陸落地生根,李仁耀觀察,企業當地化為國際企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大陸雖然鼓勵台商在大陸市場掛牌,但是就企業決策層面仍然有許多的考量,例如資本市場的國際化與自由化程度,市場資金規模與募資能力等。目前台商主要仍以香港市場掛牌後回台,或台灣市場掛牌為主,主要仍在於大陸資本市場的透明化程度不足,管制程度高所致,台商未來的募資決策,仍取決於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與創新。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