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楊開煌論台灣問題開啟習近平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7-04-04 00:07:03  


 
  “國家統一”作為“政治性強的革命工作而言,「統一”成為唯一或是最優先的目標,則方法、手段均為次要。當年中共如果擁有足夠的海空軍實力,就絕不可能留下“台灣問題”。加上後來美國的介入,武力解決的可能性更低,問題就拖了下來。這才有六十年代初毛周提出的“一綱四目”的和談條件,但在1965年依然發生“八六海戰”,1967年1月也發生台海空戰;直到“文化大革命”激烈化之後,“台灣問題”的優先性才發生改變。但是1975年12月20日,周恩來在身染重病的情況下,還約了羅青長談對台工作,“詢問台灣近況及在台灣的老朋友情況,囑咐不要忘記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其間周恩來兩次昏迷,最終不得不終止談話。”(1)這便是政治性工作的表現,因為其政治目的優先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必須窮盡一切的可能性不斷努力去完成,否則其他的工作也會失去其基礎。

  “國家統一”作為“行政性的日常工作”而言,則主要在於鞏固統一的狀態,逐步使得大陸地區和再統一的地區一體化。當然這會是相當長期的過程,但其政策位階的本質與民族工作、維穩工作相似,表現中央對地方、國家對社會的行政政策上,在執行面,有法有規,在資源方面年度預算,在人員分配方面定額定編,在特殊政策配合方面,會因需而給,因勢而給,因事而給,在工作上各有職司,各有分管,目的明確,責任清楚;從某種意義上說,屆時對台政策就是鞏固國家統一政策的全部或主要部分。

  鄧小平提出兩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之後,國家統一工作性質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講“和平統一”本身就包含了追求再統一和“一國兩制”的鞏固的國家統一兩大部分,換言之,也就包括了革命性質和行政工作的因素。在此情況下,“國家統一”事務變成具有高度複雜性的政治工作,其效果和成敗也就很難以一般的政策加以評估。大體而言,必須從國家統一的趨勢和形式變化來評估追求統一的可能性,從對台政策的效益來評估和平統一的可行性。無論如何不能忽視的是,到目前為止,在處理台灣問題依然是在“追求完全統一”的道路上,所以應該是“國家統一”的進程決定“對台政策”的作為,而不是對台政策的效益影響國家統一的成敗。

  從追求國家統一的角度而言,如今的形勢是越來越接近中國的國家統一,當前的“中國再統一”進程,其主要因素決定在國際格局的調整,東亞地區格局的結構調整,而國際格局的調整又以中美關係的演變為必要前提,中美關係的變化則以中美兩國的實力對比為基礎,此一基礎的改變,是以中國大陸自身的實力為憑藉。簡單地說,沒有中國大陸的強大、崛起,中國就不可能“再統一”。因此可以說,“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的新安排,才是中國統一的主要條件,而對台政策的成敗,至多只是充分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