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郭健青: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國兩制”新發展 | |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00:15:17 |
郭健青認為,大陸方面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提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惠台31條”等,台灣當局則提出“新南向政策”。彼此之間的各種原因的對立、提防,使得台灣企業家、青年的參與和選擇面臨困難,而通過澳門組成合資企業,共同參與,甚至包括東南亞國家地區,這樣行業範圍可擴大,也可避開台灣當局的限制。 深刻理解正確認識“大灣區”的排序、合作的層次 郭建青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以廣東排在首位,這是灣區的“核心”和帶頭作用,這是歷史和現實的綜合要求。歷史上廣州、廣東是珠江三角洲的領頭羊,經濟、政治的核心,以前叫“省港澳”。上世紀40-80年代,香港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金融、轉口、航運等中心。而80年代後的廣東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成為外向型經濟、出口加工業、航運、金融、證券市場、IT產業等,香港走過的路,廣東在走,且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厚實的製造業作為依托,物流、航運後來居上,科技創新、金融業和製造業及其他產業的密切合作,整體區域經濟龍頭的作用不斷顯現,更重要的是整個廣東省經濟是完整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的經濟體系,既充分發揮了市場經濟的作用,又有政府調控的明確作用,在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道路上,始終居於中國經濟發展最迅速、最靈活、最有活力地區。以廣東省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現實所決定的,不是人為地爭區域合作的中心、龍頭,而是以整體大灣區合作,發展最有利的結構出發,認識和推動。 大灣區的合作是政治體制創新的有益嘗試 郭建青指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灣區經濟的政治體制有很大不同的是,粵港澳大灣區里有社會主義體制的廣東、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香港、澳門。法律制度有英美法系的香港,大陸法系承繼葡萄牙的澳門和基本是大陸法系的廣東。一個經濟總量長期位居中國大陸之首的廣東省,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這樣的政治體制不同地區的經濟合作,需要的是發揮各自區域本身的優點,並且融合、互補其他區域的優勢,而不是互相抵銷,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說的更高一點是“一國兩制”,在新的環境下的探索、創新和發展。因為本來“一國兩制”也是一個創新的嘗試,當初的廣東實施的特殊經濟政策,深圳、珠海、汕頭的經濟特區,後來的自由貿易區,都是一步一步深入發展,只要有利於促進整體灣區的發展,各種政治體制的創新、協調,新的管理、治理模式的產生,這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所作的獨特貢獻。彼此加強溝通、協調、合作,推進三地的政治體制更加有效地為大灣區的發展服務。通過大灣區的發展也可以為“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和內地的省份合作探索一條新路子。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