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汪毅夫:序《定光佛民間俗信大觀》

http://www.CRNTT.com   2019-12-30 00:06:28  


汪毅夫(圖源: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作者 汪毅夫)定光佛民間俗信在宋修方志《臨汀志》裡已有記載。按照《臨汀志》的記載,定光佛的生前事跡和身後傳說乃系於民、生二字:照護庇佑民之生活、生計、生存、生育和生態,從照護民生的和尚(“民呼之和尚翁,親之也”)到庇佑民生的菩薩(“民皆曰聖翁,尊之也”),定光佛親民愛民的形象寄托著人民的期待。《臨汀志》還記有宋代大詩人蘇軾、黃庭堅為定光佛和定光佛民間俗信的題詩和題句。蘇軾詩曰:“定光石佛,不顯其光,古錐透穿,大千為囊。臥像出家,西峰參道,亦俗亦真,一體三寶。南安石窟,開甘露門,異類中住,無天中尊。彼逆我順,彼順我逆,過即追求,虛空烏集。驅使草木,教誨蛇虎,愁霖出日,枯旱下雨。無男得男,無女得女,法法如是,誰奪誰與。令若威怒,免我伽梨,既而釋之,遂緣白衣。壽帽素履,髮鬢皤憣,壽八十二,與世同波。窮崖草木,枯臘風雨,七閩香火,家以為祖。薩埵禦天,宋有萬姓,乃錫象服,名曰定應” 。黃庭堅題句日:“石出山而潤之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今得雲門柱杖,打破鬼窟靈床。其石也將能萬里出雲雨,其松也欲與三界作蔭涼。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歷經千百年播遷,定光佛民間俗信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資產 。

  2019年10月,我隨廈大台灣研究院同事、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教授,到定光佛祖庭所在的福建武平縣,參加“第七屆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節”,見證了海峽兩岸人民在定光佛祖庭共同表達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祈願,對於兩岸民生福祉的訴求。                  

  定光佛民間俗信已經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申報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建省武平縣文化體育旅遊局組織專家編寫了《定光佛民間俗信大觀》。有機會為《定光佛民間俗信大觀》撰序、為定光佛民間俗信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與呼,我感到特別高興。

 (作者汪毅夫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