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平安夜,“文明衝突”論者亨廷頓辭世

http://www.CRNTT.com   2008-12-31 10:46:35  


 
  儘管他的理論一直是學術界、政界和媒體爭論的焦點,但亨廷頓本人却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學者,他的學術聲譽是靠著17本著作和一系列論文建立起來的。此外,他還曾出任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雜志的創辦人之一。亨廷頓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學者沒有什麽新東西的話,他就應該保持沉默,對真理的探求與學術爭論是一回事”。“靦腆”、“學究氣”、“不善言辭”,這是朋友眼中的亨廷頓,這幾個詞與理論著作中的塞繆爾•亨廷頓大相徑庭,無論是《文明的衝突》、《我們是誰》還是《第三波》、《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等,他書中顯露出的思想犀利、咄咄逼人,總是試圖挑戰我們對這個時代社會政治的常識,或者說他總是偏離學術“政治正確”的長隊。 

  亨廷頓是矛盾的複合體。在政治思想上,他有一顆自由主義的心,却用保守主義的大腦思考;他被稱爲“美國右翼思想家”,其本人却是民主黨的終身黨員。1957年,亨廷頓在《作爲一種意識形態的保守主義》中說:“美國的政治智慧不是從我們的觀念,而是從我們的制度中體現出來的。最需要的不是創造更多的自由制度,而是成功地保護那些已經存在的制度。”在他看來,自由主義是宣揚個人主義、自由市場、法治的意識形態,而古典保守主義是一種維護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義在于維護已經存在的東西,而不應到國外四處討伐或在國內引起激變。亨廷頓與美國那些真正右翼思想家其實相去甚遠。 

  與布熱津斯基同班 

  1927年8月18日,塞繆爾•亨廷頓出生于紐約一個中産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旅館業雜志的出版商,母親是一位短篇小說作家。亨廷頓很早便顯示其在學術方面的才華,他16歲進入耶魯大學,兩年半後就提前畢業。服完兵役後,他又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1950年,年僅23歲的亨廷頓獲得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之後留校任教直到2007年退休。亨廷頓在哈佛的那班同學精英薈萃,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著名政治學家布熱津斯基均是其同班同學。而他最知名的學生包括創造了“歷史的終結”這一日常詞彙的著名學者福山,現爲《新聞周刊》著名評論家的扎卡裏亞等。

  1957年,年僅30歲的亨廷頓出版了第一部學術著作《士兵與國家》。《士兵與國家》一書的靈感來自于當時美國社會發生的一件大事:1951年杜魯門總統因爲麥克阿瑟將軍不服從指揮而解除了他的職務,亨廷頓敏銳地感覺到這件事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在一個信奉自由主義的民主社會裏,國家究竟應該與代表著保守主義的軍隊建立一種什麽樣的關係。書一出版就遭到各界猛烈攻擊,有評論家認爲這部著作令人聯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從、戰鬥!”的法西斯口號,二戰的記憶在那時還很清晰。這本書在學術界引起的非議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亨廷頓于1958年沒能與哈佛大學簽訂續聘書,他只好轉投哥倫比亞大學,和他一起出走到紐約的還有他的好友布熱津斯基。但4年後,哈佛大學才意識到亨廷頓與布熱津斯基都是政治學界的明日之星,邀請兩人重回哈佛。最後布熱津斯基扎根哥倫比亞大學,而亨廷頓則返回哈佛。從某種程度上說,爭議、憤怒甚至蔑視,這些代表了亨廷頓思想理論的宿命:甫一問世便飽受爭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才會被廣泛但又勉强地接受。 

  進入政界 大膽預言 

  1967年後,年輕的亨廷頓進入政界,在約翰遜政府內任職。他撰寫了一篇長達百頁的關于越南戰爭的報告。在這篇報告中,亨廷頓一方面支持政府擊敗北越的總目標,另一方面又認爲美國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而采取的手段是完全錯誤的。報告之後發表在1968年7月的《外交》季刊上,當時激進的哈佛學生占領幷焚燒了他辦公的國際事務中心,有人還在他的寓所門口塗上了這樣的標語:“戰爭罪犯居住于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