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茅於軾暴露了中國市場派的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11:36:51  


土地是保證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中評社北京1月1日訊/《南方都市報》今天發表吳向宏的文章:茅於軾暴露了中國市場派的困境。文章内容如下:

  茅於軾先生領導的天則研究所最近發布了一個“18億畝耕地紅綫沒有必要”的研究成果,遭到很多反對。老先生自己出面,寫了篇辯駁文章,還是遭到許多反對。茅先生被很多人認同為中國“自由市場派”的領軍人物。他的窘迫,其實也就代表了中國自由市場派目前的窘迫處境。這個現象,是值得好好討論一下的。

  我要首先為茅於軾說幾句公道話:所有那些攻擊茅先生“漢奸”、“賣國賊”的言論,都是無稽之談。說這些話的人,他們自己也未必真信,只不過中國人一吵起架來,就什麼狠話、惡毒話都往外潑。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遭遇,有時寫了一篇符合大衆觀點的文章,就有成百上千的網絡留言,捧我為“社會良心”、“民族希望”;隔不了幾天,出一篇和大衆意見相左的文章,立刻又會有成百上千的人罵我是“漢奸”、“賣國賊”等等。這類氣話,不必理睬,也不必計較。

  但也有很多批評意見是言之有物的。對這些意見,茅於軾先生卻并沒有表現出一個“領軍人物”應有的風度。在辯駁文章中,茅於軾聲稱,“反對我們的研究結果”的人,或者是“因為非法利益被揭穿”了,或者就是“對糧食問題缺乏認真的思考”,總之,不是壞蛋,就是傻瓜。聽不進批評意見,而且貶損批評者的思維能力,這種驕傲的態度,如果是一個初出學術茅廬的年輕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但對於茅老這個資歷和級別的人,就須另溯其心態根源。

  老實說,不光是茅老,天則所這整份報告,在我看來,都很有驕傲輕率之嫌。人們常說,在學術上,驚人之論點必須有驚人之論據。要搞定糧食安全這樣一個涉及十幾億人身家性命的課題,尤其是要挑戰“18億畝紅綫”這樣一個既定國策、一個經反複宣傳已經在很多人頭腦中被視作天經地義的原則,研究者理當做到邏輯上高度縝密,事實上高度嚴謹。而天則所呢?它的主研究報告,只是運用最簡單的供需彈性模型,代入了若幹公開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不但是簡化的,而且是外推的,能有多大可信度呢?僅指出一點為例:報告宣稱要討論“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可能性,但對產出彈性卻僅僅采樣了1991-2006年總共26年的數據,最後計算時僅僅使用了2004-2006年三年的算術平均值DD,用三年的數據來“研究”百年大計,指點江山,是不是太兒戲了一點呢?

  我認為合理的解釋是:其實天則所在做這個研究之前,立場就已經預先設定了。那就是“自由市場最有效率,政府幹預必須取消”。所以研究怎麼做,模型怎麼設,數據怎麼取,大概也就無關宏旨,不妨粗放一點了。事實上,在有些自由市場派的單純信仰者看來,“自由市場勝過政府幹預”根本就無需再論證,反對這個結論那就是反對市場經濟和挑戰整個經濟學,非是腦殘和憤青們不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聽到那麼多的質疑聲音之後,茅老先生不但沒有像一個真正的大師那樣抓住這個機會,給廣大不明真相、“缺乏認真的思考”的群衆們好好上一課,反而顯得憤怒和不屑了。

  我對中國有些所謂自由市場派經濟學家“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是因為:他們的所謂經濟學,正是翻來覆去揮舞“自由市場最有效率、政府幹預必須取消”這一副對聯而已。如果經濟學僅僅是這樣一副對聯就可以概括,那就好比學了牛頓三定律,人人都能造火箭了一樣。那麼多高等研究機構還要每年花大錢養那麼多經濟學家在幹什麼呢?真相是:真實世界如此複雜,理想狀況的自由市場,幾乎并不存在。有人說股票市場大概是最接近充分有效市場的,但即便如此也有內幕交易。所以經濟學家的真正任務,不是拿著牛頓三定律到處指點江山,用幾條基本原理來削足適履地試圖指導世界,而是要設法盡量運用自由市場理論,通過不厭其繁的模型建構,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對真實世界給出不同的度量、解釋和預測。

  中國目前還是一個很不市場化的國家,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實。經濟學家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做任何結論,就更需顧及多種變量。舉個例子:每年春運,都有一批所謂自由派經濟學家,出來主張火車票隨行就市地漲價,認為這樣對全社會最有利,甚至對農民工也更合算。從局部來看,這個道理完全沒錯,火車票價放開必然會使得火車運力的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但從全局看,中國目前并不存在一個勞動力的自由市場。如果放開火車票價,必然有一部分農民工因為顧慮春節返鄉的代價而放棄進城打工,而這會降低社會的經濟效率。一個較高明的學者,盡管也相信自由市場,面臨這課題,起碼就要考慮在其模型中包括這兩種效應,從而給出更加公允的結論。而更高明的學者,或許還會考慮更多的因素,其結論當然也會更加合用於現實。

  局部的市場化改進,在整體不市場的條件下,或許反而導致災難後果。鑒於任何改進都是從局部開始的,那麼,哪些改進最可能導致全局優化,哪些改進或許應當避免?這些才恰恰是我等大衆迫切希望我們的經濟學家們來指點迷津的。經濟學家們從自由市場的原理出發,如果能靈活解答這些現實問題,無疑比整天蒙著眼睛開“市場化”這一味藥方,要更為經世致用,也更加能讓自由市場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