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追問馬克思 可知金融海嘯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09-01-23 11:38:27  


馬克思不可能預言今天的金融海嘯,但是可以從原理上剖析危機成因。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孫明泉對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趙磊的訪問文章,趙磊認爲“金融危機的根源并未超越馬克思的邏輯”,“由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僅用“風險-監管”的分析框架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因此,必須對危機作“馬克思的追問”。 ”。文章内容如下:

  從1929年美國大危機爆發起,經濟學界就沒有停止過對危機根源的反思。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再次引發了這一問題的討論。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趙磊認為,一些反思似乎不得要領,總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上轉圈子。他說,表面上看,這兩次危機的原因大相徑庭:1929年大危機的導火綫是有效需求不足;當下金融危機的導火綫卻是有效需求“過度”;但從根本上說,資本世界的古典危機與現代危機并無本質不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由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僅用“風險-監管”的分析框架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因此,必須對危機作“馬克思的追問”。 

  趙磊說,如果只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上轉圈子,頂多也就是把這些人為的過失上升到“原罪”的高度。比如,在追究危機根源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指出:“現在回顧來看,這其實是泡沫世界的‘原罪’——美聯儲縱容了上世紀90年代末所創造的股票泡沫,以及所衍生出的資產依賴型的美國經濟”。格林斯潘的自我辯解雖然有為自己撇清的嫌疑,但他的反思顯然要比他的那些同行清醒得多:“危機遲早都會發生”。當然,他的反思仍然超越不了美國主流經濟學的眼界:危機的根源最終被框定在“投資者低估了風險”。 

  如果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投資者會低估風險呢?美國經濟學的標准答案除了歸咎於人性貪婪的基因之外,恐怕就只能對這個追問聳聳肩膀了。看來,這種將危機根源追溯到人性貪婪的“本體論”,大概也算是美國主流經濟學的最高境界了。 

  危機的元凶一旦捉拿歸案,美國主流經濟學就急忙宣布立即結案,停止反思。誰是“無辜”呢?趙磊說,話說白了,這個“無辜”就是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在美國主流經濟學看來,你可以追究“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背後的人為因素,甚至可以一直追究到人性貪婪的“原罪”,但決不允許對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說三道四,有絲毫懷疑。這是他們“反思”的底綫所在;超越了這個底綫,你就會被取消話語權。正因為如此,除了少數非主流的學術網站之外,在美國官方的報刊上,我們很難看到超越這個底綫的話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