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奇跡,還是亞洲戲劇?

http://www.CRNTT.com   2009-02-07 09:45:41  


 
  但在如何實行補充性政策方面,亞洲各國呈現出迥異的方案。一種是所謂的“精英治國”模式,這種模式往往伴隨著專制政府,採用高壓政策啟動增長,有可能伴隨著計畫指令來運行經濟,這會導致不平等的擴大,社會緊張加劇。而為瞭解決問題,專制政府通常採用更加高壓的政策,幾個回合之後,社會不滿將導致人民走上街頭,爆發動亂。另外一種是所謂的“民粹主義”模式,這種模式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較大政治參與度的民主政府,當政者把經濟利益分配給自己的支持者,但一旦當這種模式無法維持持續的經濟增長時,社會不滿就開始積累,大部分的情況下,軍事政變將會發生。

  這兩種模式不僅在亞洲可以被觀察到,在拉美也有先例。貧富差距和外部衝擊使得拉美生病,一度對中國經濟也曾引發會不會拉美化的爭論。同時,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中國和印度的比較。薩默斯在一次講座中曾經提到,在20世紀的經濟中,有兩個國家值得經濟學家注意,一個是印度,還有一個是中國。這兩個國家有很多表面上的相似之處,人口眾多,都處於亞洲,歷史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虔誠或者不虔誠的佛教徒也遍佈各自的國家。但他們的增長模式既不同於歐洲北美,也迥異於拉美國家,這會是亞洲的新模式嗎?長時段來看,薩默斯並沒有給出一個答案。阿馬蒂亞•森在最近的一本著作《慣於爭鳴的印度人》中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不同,中國的威權模式與印度的民主模式之間的巨大差異,可能會導致兩個亞洲大國最終走向不同的道路。

  事實上,威權發展模式被不少東亞國家採用,旨在打破貧困陷阱,啟動經濟增長。這種體制的要點包括:強勢而懂經濟的領導人,把經濟發展當作國家目標,有一批輔助領導人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的技術精英,而政權合法性來自持續的經濟增長。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以及相關改革開放的實踐,是這種模式在中國的表現。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社會價值多元化、以及各種新興階層的興起逐漸追求自己的利益,這一系列問題將會導致威權受到挑戰,但由於威權之下形成的利益集團不肯輕易放棄自己的利益,威權發展不會自動消亡。

  但正如前頭指出的,威權模式下啟動的經濟發展,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就像太空船達到一定高度,需要將第一節火箭推進器扔掉一樣。但實現威權模式的轉型並不像扔掉推進器一樣容易,甚至在消除阻礙經濟發展的既得利益和尋租集團時,不一定採用了民主的方式。不過那也是短期內的手段,而不是維持下一個模式的長久之計。改革派與保守派的鬥爭,外來壓力的積累,社會矛盾關係日趨緊張,這些都是威權模式的壓力,但能否實現平穩的轉換,亞洲各國表演的戲劇並不能告訴我們一個確定的答案,平穩的轉軌有可能到來,只不過中國還在十字路口徘徊。

(作者李華芳,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