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源潮推官員選拔制改革 掀治吏風暴

http://www.CRNTT.com   2009-02-04 11:03:23  


 
  這大概是當下最富爭議的地方官員。爭議始於他在主政江蘇宿遷時期,以激進的手段推進當地改革。他的“個性化”施政方式以及對某些體制局限的大膽挑戰,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幸運的是,仇和反而因此得到了重用,被提為江蘇省副省長,後調往雲南任省委常委、中共昆明市委書記。

  仇和的被重用和升遷正是發生在李源潮主政期間的江蘇。政論家們認為,這與李源潮近年在江蘇進行的官員選拔任用以及監督等方面的探索不無關係。“如果在別的地方也許就是另外一種命運。這反映了用人理念的重要性。在這裏,開拓創新的勇氣和能力得到了肯定。”

  呂日周自己曾經說過,仇和命好,他自己的命不好。仇和在江蘇,呂日周在山西。江蘇是一個開放發達的地區,山西是一個比較封閉落後的地方。“開放發達地區對改革者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比較高,封閉落後的地方對搞改革的幹部壓力很大。這就是呂日周講的‘命’的問題。”馬立誠分析。

  在他的觀察中,近年來中共用人取向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更加注重官員的改革實績。“有改革政績的官員,能通過改革促進制度創新,往往更受重視。”

  長期關注中國改革的美國記者庫恩在採訪李源潮的時候曾經提到,在西方看來,只有那些因循守舊、四平八穩的官僚才能在黨內獲得升遷。李源潮對此進行了反駁,“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很多敢於冒風險的人都獲得了提升,這激勵更多的人在改革中朝前跑。”

  馬立誠說,“從仇和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變化。呂日周搞改革出名比仇和早一點,那個時候用人取向的變化還不明顯,而仇和正好趕上了。”

  李源潮在江蘇探索和積累的一些人事制度方面的寶貴經驗,如今,有機會在全國更大的範圍內進行推廣了。他被認為是一個極其合適的中組部長人選。

  讓“顯規則”取代“潛規則”

  早在李源潮擔任南京市委書記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鐵腕治吏”的名聲。

  2001年12月,李源潮到任南京不久,就宣佈了關於市政公用系統個別幹部在寧波酒後鬧事事件的處理決定。他在會上強硬地表示:“今後誰倒南京幹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

  其後,在南京首創“萬人評議機關”活動,把公眾監督制度化,並以此作為考核官員的重要標準。那次“萬人評議機關”活動在一個多月中,實際參與評議的人數一萬一千多人。當年南京市委根據評議結果,提請市人大免去了評議中排在末位的房地產管理局和市容管理局的兩位負責人,對另外三名局長進行“戒免談話”,一時間南京上下為之一震,政風大變。就任省委書記以後,他繼續以其“鐵腕治吏”的風格著手整肅江蘇官場,並把“萬人評議”向全省推廣。

  到任中組部部長後,李源潮以同樣的鐵腕開始整治“吏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