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台關係 應重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09-04-30 10:37:03  


胡志強以市長身份訪港,標誌著港臺關係上了一個新臺階。
  中評社香港4月30日訊/《大公報》今天登出黃康顯博士的文章“港台關係應重新定位”。作者表示:“兩岸的和解和好是第一步,兩岸的和平協議是第二步,兩岸的統一談判是第三步。在第一步的階段,基礎是港台之間的六十年的深厚關係。胡志強今次到港只是探路,而香港更需要的是探出一條將港台關係重新定位或上位之路。”文章内容如下:

  前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黎昌意一次問筆者:“有四名分別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的華人走在一起,你看最後會分成哪兩組?”筆者毫不考慮便答道:“是大陸和台灣的一組,香港和新加坡的另一組,是思維的分類。”他聽後哈哈大笑,台灣與中國大陸最終不會分開,而香港又需要奉行“一國兩制”,不論是中國大陸來的,抑或台灣來的,都有中國傳統的習性。至於香港人與新加坡人,卻表現得相當西化。

             兩地向來互相依賴

  香港與新加坡,相同的地方實在太多,因此被稱為姊妹城市。思維以至體制方面香港與台灣卻有太多的不相同。從另一角度看,香港與台灣是互相依賴的,港台之間的貿易、旅遊業成績,遠遠優於港星。在上世紀五十、六十以至七十年代,香港學生赴台升學的人數是台灣僑生中的首位。港台之間的通婚率亦較多。到了八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更成為兩岸之間的橋樑,可惜自香港回歸以後的十二年,這道橋樑似乎已經失修了。

  本來在香港回歸以前,港英給予台灣駐港機構的是“駐港代表”的地位。香港回歸以後,台灣機構更變成似有似無,連機構的頭人來港,手續上亦一波三折,光華文化中心的主管竟要等待多時才可入境。最諷刺的是:當北京中央計劃第三度國共和談的一刻,特區政府竟然拒絕若干國民黨高層來港,其中包括馬英九。當時國民黨已經是“在野黨”,其高層已不再是官員,此其一;至於馬英九,他是香港出生,根據國際法,他有權進香港,此其二;基本法亦無禁止台灣一般人民入境,此其三。

  在此期間,特首顧問葉國華曾多次和台灣接觸,企圖透過另一渠道去維持港台關係。問題卻是,台灣不希望地位被不斷“矮化”,亦不願意只以民間層面來維持港台關係。在最近的十二年內,兩地在政治上雖然終止接觸,但經濟互動與民間接觸仍繼續前進,一九九七年港台的雙邊貿易額只有一千六百億港元,到了○八年升至二千五百億港元,增幅有五成六,遠高於整體的增幅。還有,在香港已形成一個人數相當的台灣社群,光華文化中心所舉辦的講座仍有許多港人參加。

  台灣在大陸投資成功而具備上市條件的,很多選擇在香港股市上市。而龍頭企業亦以香港為融資基地,因此香港對台灣而言是有相當的利用價值的。相對而言,台灣卻未能成為香港的利用渠道,台灣的新竹科技園,有最先進的科研設備,生產最先進的科技產品,香港在台灣竟然欠缺這方面的投資。香港經濟的高速發展,始於七十年代。自八十年代開始,台灣變成亞洲的四小龍之一,且在八十年代開始變成龍頭,經濟增長速度超越香港,亦可以和今日的中國大陸比較,原因是國民黨的第二代冒出了一群高素質的技術官僚,諸如李國鼎、孫運璿等,把台灣的經濟轉型。只可惜民進黨執政八年,一切以政治掛帥,甚至有排港的意識,港台關係由是進一步倒退。○八年馬英九上台,國民黨重新執政,第三代領導人包括胡志強、江丙坤、蕭萬長的技術官僚,是名副其實的“經貿派”,或“實務派”,一方面對大陸開放三通,發展經貿,另一方面又借香港在現有的基礎上建立“台港自由貿易區”。因此,胡志強今次應邀訪港,無疑使港台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