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恐歸族”鄉關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10-02-07 08:48:53  


 
  當然,這並非老家獨有的問題,這是現在中國人社會的主流價值:幸福或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人上之人,有一堆可以拿出來攀比或彰表的業績。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被教大的,我們的每一點自尊和驕傲,不是來自真實的成就感和內心的愉悅,更多是來自名次排前、壓過別人一頭的優越。現在一入社會,摸底考試越來越多,排在前面的永遠只有少數人,那大多數人的幸福和成就感從哪來呢?

  有位朋友,在美國讀了電影學博士。他是真心愛電影的人,各處每一屆電影節都要去觀摩,這是他的生活方式。為了電影和自由,這老兄選擇了跟在北美的華人群體迥異的生活:租房,自由撰稿,不結婚。他對體力勞動沒什麼成見,曼哈頓堵車高峰,人力車載客很賺錢,他也偶爾去踩車練練攤。他出身上海知識分子家庭,這樣一來,在北美“混得成功”的姐姐不樂意了,覺得他在為家族丟臉。可他覺得,“我很快樂,跟你的臉有什麼關係?”我也知道在華文世界著作非常暢銷的一對神秘作家夫婦,另一位同樣是文化界的人士,曾頗為憐惜地告訴我這對夫婦在美國的狀況:“我看見他們在集市上擺攤。”

  大多數中國人不能理解電影學博士和作家夫妻的幸福,那是一種只專注於實現獨一無二的自己的生活。但我相信,很多“恐歸”的靈魂背後,都有這樣的衝動,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很少人能實踐做自己。

  每一次回家,跟我每一次在中國內地的採訪一樣,我越來越深地感覺到,中國還是一個權力本位的社會。在行政體制之外,向上流動的機會非常稀少,是中國沿海與內地、一線城市和縣級區域主要差別之一。不僅僅權力是社會運作的主軸,權力也是人們在私領域最孜孜以求的最高價值。如果不能高人一等,你的生活和所作所為再有豐富的價值和意義,也等於沒有價值和意義。於是,所有人都希望當“官”,希望管人,希望手握權柄。

  這種價值觀,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老家”表現得尤為突出。譬如,我們老家人認為,在外面的人,只要不是掙大錢的老板,沒有在體制內單位工作的人,一律是“打工的”——這意味著,這是一個臨時的、沒有多少地位和保障的位置。大多數離開家鄉發展的游子,只是人力資源市場上自食其力的普通人,甚至在樓市病態高漲之後步入社會的,淪為“蟻族”,自然在“人上人”的摸底考試中倍感壓力。

  我常常想家,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還是小鎮上長大的那個少年,不管你走了多遠的路、看過多少風景,本質上還是這個地方的人。都說中國經濟一枝獨秀,老家的小鎮現在繁榮到超過我去過的很多縣城。可我找不到兒時喜歡的一幢老房子、上學經過的一口井、一片蓮塘、一座老橋。家鄉變得跟很多地方一模一樣,設計潦草的現代水泥房取代了地方特色的民居;人們富了,老家的休閑娛樂除了看電視,多是搓麻將和買六合彩,混得闊氣的老朋友則是開車進市里,包賓館房間開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