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遠清:我的第六次台灣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5-16 08:48:54  


 
再游日月潭

  13日第三次游日月潭。我興趣不大,因此潭太小,遠沒有我們武漢的東湖大,但湖水非常清徹,我們一行7人包了可容50人的游艇,在拉魯島、玄奘寺談詩說文,流連忘返。在游湖時和台灣文友們聊天,倒是人生一大樂趣。路上我的“准博士生”劉虹暈車,她要我講“段子”解悶,我跟她說起大陸詩壇流傳甚廣的故事:成都市於2005年邀請作家餘光中、洛夫及舒婷訪問。在峨眉山賓館門口掛的歡迎橫幅為“熱烈歡迎餘光中一行來我市訪問”。各媒體的焦點均將鏡頭對准餘光中。一位洛夫的忠實讀者和崇拜者去采訪時問“你是洛夫吧?”“我不是洛夫,我是‘餘光中一行’!”全車詩友聽後均捧腹大笑,劉虹也不暈車了。我連忙補充解釋說:這個故事對洛夫不公平。台灣十大詩人評選,有一次洛夫還排在餘光中前面哩。

  台客昨天專門從家里趕來陪同我們。他帶了許多台灣水果,尤其是小甘蔗,我在大陸沒有吃過,啃起來餘香滿口,蓮霧的味道也與大陸不同:不僅新鮮且多汁甘甜,大家贊不絕口。

  途中休息時,大家都忙著上“化妝室”。這“化妝室”據說是從日本來的用語,它倒也名副其實,里面有鏡子、梳子,衛生紙也有好幾種。對面剛好走來一大群從上海來的遊客,一位同伴說:“台灣現在開放人民幣兌換,大陸學生可以到台灣上學,台灣書店又賣簡體字書,大陸遊客的消費能力更使台胞吃驚。這樣你來我往,久而久之,兩岸也就成了一家人了。”

是“戰友”不是“敵人”

  14日由台客領我們參觀廣興紙寮,然後到鶯歌鎮陶瓷街購物,台客送了一套印有“台灣”二字的文化汗衫給我做紀念。著名作家黃春明以前還特地寄過不同顔色的這種汗衫給劉虹。

  下午趕回台北參加華文地區藝文交流座談會,由林靜助先生主持。報告人有深圳三位作家:劉虹、許石林、李鬆樟,我被安排第一個發言,題目為《新世紀兩岸文學關系的互動與衝突》。回想20年前,大陸作家第一次組團來到“中國文藝協會”舉辦的歡迎會上,一位“深藍”作家竟脫口而出“歡迎共匪作家到台北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的交流就這樣彌漫著冷戰氣氛。現在兩岸的交流由單行道到雙行道,由民間到官方,由對立走向親和,但由於意識形態原因仍然存在著衝突。比方拙著《台灣當代新詩史》遭遇不少台北詩人炮轟就是一例。林理事長連忙叫接二連三寫過批評拙著的《文學人》總編落蒂發言,並說你們兩人是“不打不成交”,落蒂溫和地說:“我和古先生根本沒有打,是在討論、爭鳴。”其實,我當時回應落蒂的文章有些盛氣淩人,連標題《落蒂不如大陸學者熟悉台灣詩壇》也極富刺激性,但他不計較。在互動時,又碰到我的另一個“敵人”謝輝煌。我因在書中否定“反共文學”,他以老兵身份提出抗議,並說拙著送到廢品收購站還不到一公斤。此番見面,謝輝煌說我倆是“戰友”,不是“敵人”,他還帶來多份《金門日報》及其大作給我參閱。

  85歲高齡的“九歌文化事業群總裁”蔡文甫先生聽說我到台北,特地趕來與我交流,並送來我在台期間《中華日報》發表的稿費。前幾年因炮打民進黨天王謝長廷而名聲大震的詩人杜十三,老遠趕來與我會面。林宗源也從台南提前到達給我送前天的照片,還從頭至尾參加會議。觀點不同不影響我們交流,這非常難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