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人為何缺乏誠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11:27:52  


2007年,外商在上海車展打出標語。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訊/日前,一項面對上海市民的調研結果顯示:有90.2%的人認為誠實守信在不同程度上會吃虧,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誠信的缺乏。作為對誠實守信的約束,中國社會實際上缺乏的是契約精神,這恰恰是中國人不誠信的主因。

人與人之間缺乏契約:社會結構與小農經濟所致

  ◎小農經濟缺乏交換,有交換才會有契約 
 
  契約精神應產生於商品交易發達的社會,比如古希臘那樣海上貿易成熟的國家。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與其交換才需要契約,有契約才會守約。而中國一直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自給自足,商品交易貧乏。 
 
  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是產生缺乏社會誠信現象的經濟根源。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所體現的人與自然博弈不同於社會化大分工所體現的人與人的博弈,前者更有助於催生博弈主體的機會主義意識。當然,小農經濟有家庭內部的經濟分工,所以,小農經濟所導致的誠信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家庭誠信,而非社會誠信。 

  ◎少與不相互“知根知底”的“異族”打交道,不需要用契約避免被騙 
 
  中國傳統社會為農業社會,安土重遷導致人們構成了以家、族、宗為基本特征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一個最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不流動。即使發生人口流動,中國人也不傾向以個體為單位獨闖天下,而是以群體為單位的,舉家遷往一地。 
 
  在這樣一種生活環境中,用於避免欺詐的契約顯得有些多餘,簡單而言,一家人的生活不會你騙我,我騙你,危機只發生在家外,自然也就不用立約。眾所周知,人要想行騙,就一定要遠走高飛,否則,要麼無法面對,要麼束手就擒。可是為做一件不誠信的事就跑,在農業社會裡實在會給自己帶來太多的不利因素或付出太高的成本。中國有一句諺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把誠信與長久而固定的關係說得很清楚。可見,契約精神的取決於社會如何構成。不互相“知根知底”的時候很少,所以自然不需要契約。 

  ◎極端世俗化的人生態度導致契約只是工具非精神 
 
  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孫隆基認為,中國人沒有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識”,缺乏“終極關懷”,一切以“身”的安頓為依歸,造成“有一口飯吃就行”的極端世俗化的人生態度。孔子就說:“未知生,焉知死。”這種徹底的“現實主義”導致在長期處於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的處境中,契約和守信自然讓位於生存。從另一個方面講,契約的存在只是服務於“安身立命”,是工具而非精神,為其他目的是可以拋棄的。這在“即便餓死船員也不動所運貨物”的西方簡直無法想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