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獨唱團》那些事兒

http://www.CRNTT.com   2010-07-20 09:32:08  


韓寒和編輯部同事們剛搬進《獨唱團》工作室,屋子裡還空空如也。
 
  “去年,韓寒有天給我打電話,說要一篇稿子,沒有具體說什麼內容,說隨便拿一篇就可以”,周雲蓬說,他半紀實半回憶的《綠皮火車》記述他坐綠皮火車看病、旅行的經歷。在豆瓣的“最喜歡文章”投票中,此文獲得的投票僅次於“所有人問所有人”及韓寒的文章。有人看了《綠皮火車》,到周雲蓬的博客去問好。有人說看了之後想辭職去浪跡天涯。
 
  所有接到約稿的人都一口答應。香港作家歐陽應霽的2000字散文是寫他坐摩托車到香港石澳、銅鑼灣、灣仔等地吃車仔面的故事。歐陽應霽說,“因為是韓寒嘛”。“我是他的粉絲,一直都有看他的作品,我也很喜歡他的東西。我覺得他做這本雜誌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
 
  韓寒是“盲評”的。馬一木說,經過編輯一審,馬一木二審後的稿子,會抹去作者的名字交給韓寒,以二比一的比例讓韓寒來篩選。“隱去作者名是讓他完全憑文字來做判斷”。
 
  寫性產業的《我們去卅城》本來是一個紀實報道,作者北山在這一領域做過深入調查。因為雜誌的定位,還是讓他寫成小說的形式。然而其中的場景描述、行業規則的記錄都讓明眼人一眼看出其真實性,因此一度遭遇“難產”。
 
  王子喬是《獨唱團》創刊號年齡最小的作者,6歲。他的作品是短短的四句詩,前兩句還是歌詞,只有後兩句是原創。“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我認為這是21世紀最好的詩歌之一,又現實又浪漫,寫出了商業時代一個很大的特征”,馬一木在網上看到這首詩後瘋狂搜索,找到了王子喬的媽媽,一位上海作家。王子喬拿到了一千塊稿費,很開心。他正在猶豫,是不是請小朋友們連續吃一周的麥當勞?
 
  彭浩翔的投稿應該是最令編輯部意外的事情。在投稿箱裡收到署名“彭浩翔”的小說投稿時,編輯們都以為是一個假冒或同名的人。直到後來聯繫到彭浩翔本人,確認那確實是他的小說之後,大家都訝異一片。
 
  彭浩翔對《獨唱團》給予的贊譽說“溢美”絕不為過:“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韓寒,也無法否定他在中國和國際之影響力。《獨唱團》不過是本文藝雜誌,但將毋庸置疑地成為一里程碑。2010年7月6日這天,日後將經常被提及,因那是一本代表獨立思考雜誌誕生之日,《獨唱團》就像《滾石》雜誌當年於美國出現,注定要改變搖滾音樂的路一樣。”
 
  《獨唱團》的封面列出了所有的作者名和作品名,包括“所有人問所有人”欄目中的受訪者。於是出現了“上海車管所”、“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這樣的名字。最令編輯們感到啼笑皆非的是一位受訪的90後讀者說,《獨唱團》怎麼這麼商業化,把贊助商的名字都列在封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