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揚之子憶父:我們從未走進彼此的內心

http://www.CRNTT.com   2010-11-30 14:20:54  


 
  我對著病榻上的母親,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感覺只是一片茫然而無望。家裡已經一貧如洗,為了請醫生,先是托人賣掉一批批皮貨,後來又開始賣掉一個個景德鎮精致的上品瓷壇。醫生換了一位又一位。我還記得其中一個醫生用一種織毛衣般粗細、像筷子般一樣長的針,先往炭火盆上燒,然後往母親皮肉裡扎,拔出後皮膚上留下一個個黑色圓圈。每扎一針,我都不敢看,甚至全身緊縮,以至淚流滿面。但我從沒有聽到過母親一句呻吟。

  我們住的院子裡種了很多花,那一年,多年不開花的兩株碩大牡丹突然綻放開來,親戚們都說是不祥之兆,我不信這些,但是在一個連綿秋雨的寒夜,我們都已入睡時,母親悄然而逝,走時才35歲……那一年,我15歲,二弟11歲,三弟7歲,雖然說起來還有一個父親,實際上我們已經成了孤兒。

  我不知道當年父親讓母親帶著我們回老家,是否是他新生活的一個“預謀”。其實那時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父親與蘇靈揚的關系,只有母親還蒙在鼓裡。我後來在上海見過父親當年的朋友陳子展老先生,他告訴我:就在你們走後,我到你們家裡去,看到屋裡牆上掛了一件紅大衣,那大衣不是你媽媽的,你媽媽個子高,那紅大衣是小個子女人穿的。

  胡風的夫人梅志後來也回憶,1934年父親從益陽回到上海後,再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形象大變。他換下以前穿的西裝,換上一件白綢長衫,戴一頂白色禮帽,身邊的那個人也換了。很多年後,我和梅志也成了朋友,她說:“我上你家去過好多次,我覺得你媽媽太賢惠了。”

  即便母親在知道此事後,她仍然沒有在我們面前說過一句抱怨父親的話,在任何人面前都沒有。母親只是提及,有一次幫父親收拾衣服時,在西裝夾層口袋裡發現一女性寫的一封信,看過後,她還給了父親。她從來都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不會另有所愛。直到她離開人世的那一刻,她對已經背叛自己的丈夫也沒有一句抱怨……

“文藝沙皇”

  父親整個人生軌跡的改變,應該從他到延安算起。父親是1937年從上海出發,11月初到達延安的。

  在我看來,早期的父親屬於人道主義者,而他的人文觀念主要來自俄羅斯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那些精神營養。那一時期的毛澤東,在這些方面和他有共同語言,他們肯定有彼此欣賞的成份。反過來,父親更欣賞、乃至崇拜毛澤東。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是學而優則仕——有了學問要獻給國家、獻給領袖,既然獲得了最高領導人的青睞,他必然要盡全力報答。

  父親在文藝理論上面表現出來的成熟與敏感,顯然很為毛澤東所看重。父親到達延安後不久,毛澤東有些文字方面的事情經常讓父親幫助閱看,而父親的一些重要文稿,也常常送毛澤東審改,從此開始了與毛澤東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文字之交。在文化界,像他們之間有過那麼多次重要文字交往的,恐怕除周揚外沒有第二人。

  到達延安之後,父親先後任邊區教育廳長和魯藝副院長。應該說,父親這些文化界人士的到來,給延安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生活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1939年,他被任命為魯藝副院長,魯藝的工作後來一直由他主持,魯藝作為黨的文藝幹部的搖籃,為新中國造就了一大批文藝骨幹和創作隊伍骨幹。

  延安時期,父親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主持編輯了一本《馬克思主義與文藝》,就文藝理論的幾個主要問題集錄了共產主義運動領導人的有關論述,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魯迅一直貫穿到毛澤東,實際上也將毛澤東的文藝理論提而他的序言,其實也是為確立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歷史地位而寫的。自此,這篇講話成為全國的文科學校都要學習的經典之作。父親也藉此確立了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權威的宣傳者、闡發者乃至黨的文藝政策制定者的身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