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秦輝:十字路口的中國二元土地制度(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2-24 09:36:00  


 
  按照我的研究,最分散的可能就是陝西(這個我曾寫過一本書),比較集中的比如像東北、台灣等地區(東北和台灣的土地集中都是有個政治因素,我後面還要講),但是國家統計局的材料也指出,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土地集中度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還有很多人是做區域研究的,比如說史建雲做華北的研究,張佩國先生做山東的研究,還有一些人做西北的研究、福建的研究,這些研究都發現土地兼並不像我們以前講的那麼嚴重。

  甚至有些人根本否定土地兼並現象的存在。比較極端的,就像最近那個高王淩先生,他就認為:第一,地主占有的土地沒有那麼多,第二,地主收的地租也沒有那麼高,地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而且說主佃的關系不是地主欺負佃戶而是佃戶欺負地主等等。

  我們雖然不一定贊成那麼極端的言論,但是總的來說,這個二十年來,我相信,一個普遍的趨勢是,我們過去的說法是越來越站不住腳,以至於一些老土改,比如說從解放初期開始搞土改的杜潤生先生,在他的回憶錄裡,說了農村土地兼並絕對不可能達到一半,很可能達不到40%。這當然是他的一個估計,但是對於他這樣直接搞土改這樣的老農村,作為中共搞農村政策的元老來講,也算是一種感性認識吧。當然在這本回憶錄還是肯定了土改的意義,意義就是重建基層,講得簡單一點就是再造一個社會——用我的話來說就是顛覆了傳統農村中的一切認同,建立一套組織資源高度一元化的一個體系——那麼它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肯定土改的。

  因此,在土地問題上,我們今天應該這樣講:

  第一,傳統時代中國的根本問題應該說不是什麼土地兼並問題,傳統時代的土地沒有我們以前講的那麼集中,當然也不平均——這個事實求是的講。

  第二,平均與否從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平均不平均與比較物相關。

  那麼和什麼比較呢?我數來分析,中國傳統時代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數可以說在全世界各國中應該算是最低的。根據我的計算,中國全國各地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數有高有低,全國平均大概是0.53。有人就說0.53那也非常可怕,因為有人說0.3就是正常值,0.3以上就不大合理,0.4以上好像就很值得警惕。但是,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數和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這是兩個概念,就像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分配的基尼系數和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是兩回事一樣。我們現在經常講西方國家平等不平等,講的是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可是很多經濟學教科書都指出,正常情況下,資本分配的基尼系數要遠遠高於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道理很簡單,比如說就一個工廠而言,就這個工廠本身而言全部資本都是老板的,工人是無產者,也就是說基尼系數是1,就是那個理論上的最高值,可是收入分配能是1嗎?不可能的,一個發達國家邏輯上來講它可能有很多無產者,但是不可能有很多無收入者。無收入者的收入都是從生產關系中分割出來的。比如,這個工廠的所得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會變成工資,沒有資本的人不等於是沒有收入的人。土地也一樣:假定一個村子所有的土地都歸一個人所有,也就是(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數也是1,但是除非這個人是自耕農,自己耕種了所有的土地,否則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收入,不管他是用雇農還是用租佃,只要是別人替他種地,肯定不管是以工資的形式還是以佃農收入的形式,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到了佃農手裡。假如按照我們以前講的,他是租給了佃農,按照以前我們傳統的說法,中國傳統時代的地租率我們一般說是對半分的,那就是說這個地方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數是1,但是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是0.5,也就是說收入分配的平均度相當於土地分配平均度的一半。這個當然不是綫性的關系,並不是任何分配狀態下的關系都是這樣的,但是從經驗數據講,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比較詳細的分析——這就涉及到一些數學,這裡不做細說——從經驗公式而言,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分析,假定排除了政治性造成的差別,比如說苛捐雜稅(等等),如果僅僅談論由地租引起的收入不均,那麼當土地分配在0.3到0.7區間,收入不均的可能值和土地分配的可能值的比值大概是在0.6到0.5之間。

  換句話說,這裡就推出兩個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