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袁劍:經濟增長與這個時代的精神疾病

http://www.CRNTT.com   2011-03-12 10:58:41  


袁劍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訊/“在一個財富代表了全部生命價值的社會之中,這些人的生命意義將蕩然無存。非常明顯的是,在中國諸多暴力事件背後的肇事者,都是這些財富競賽中的輸家。就我們的經驗而言,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民族對財富的渴望像中國一樣扭曲,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民族的財富價值觀具有如此強大的排他性。從某種意義上,它是所謂中國奇跡的另外一件秘密武器,但在另一面,它顯然也是中國社會精神疾病的一個致命病灶。”中國經濟網昨天登載的評論人袁劍的文章“經濟增長與這個時代的精神疾病”如是說,詳論如下:

  在中國的財富競爭中,競次總是比合乎財富倫理的競爭更容易成為最後的贏家。清楚的是,那些無權者,無勢者,那些恪守優良道德的人們將非常容易成為這種偽競爭的犧牲品。這種情況無時無刻不在教化和暗示我們的人民:這個社會不需要底線。於是,只要暴力是贏得競賽的手段,那麼暴力就是可以的。這實際上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潛在的精神指向這是又一個十年的開始。

  當人們正匆忙總結中國模式這類宏大主題的時候,中國的底層社會卻已低懸著一股暴戾之氣。從福建開始,到廣東、江蘇,山東,直到陝西,一系列的殺童案件,在中 國早已經司空見慣的暴力畫面上,加上了最刺激的一抹血紅。如果殺人不足為怪的話,那麼,具有系統性的殺童,則無疑徹底顛覆了此類無特定對象殺人案件的社會 心理學意義。它驅迫我們去追索這樣一個問題:在這種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殘殺背後,在這個狂歡著的財富時代背後,究竟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心理結構?

  在這些案件中,我們容易發現,殺人者是社會的弱者,而被害者則是社會的更弱者和最弱者:兒童。如此,一條極為清晰的殺人邏輯就立即顯示出來:弱者對更弱者,是“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但這些案件所呈現出的,已經遠遠不是蒙昧時期狂熱和混亂的屠殺邏輯,而是一種包藏著更加極端也更加殘忍的冷靜計算過程。顯然,這是“弱者對更弱者的戰爭”,是弱者向社會所發動的一場超限戰。當弱者無力發動常規戰爭,而又必須對這個社會實施他們心目中的懲罰的時候,選擇比他們 更弱者就是更為可能並唯一具有震撼性的方式。殺人者成功地向我們表達了這樣一種行動邏輯:弱肉強食。然而,這種早已過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野蠻原則, 又何嘗不是潛藏於我們這個“文明”社會之下一種普遍的社會行動邏輯呢?它又何嘗不是深嵌於我們民族集體意識之中的一種精神結構的表征呢?偶發的、零散的殺童案件或許可以像精神病專家那樣歸結為個人的精神問題,但系統的、集中的殺童事件大概就只能歸咎於這個社會的一種集體無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