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雕塑《收租院》:在意識形態的洪流中顛簸

http://www.CRNTT.com   2011-03-18 13:37:07  


 
階級教育活教材

  從誕生之日起,《收租院》就是一件承擔著明確政治職能的“訂貨”作品。“客戶”提出需求,藝術家按需交貨。這位“客戶”的名字,當時叫“四川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

  那是1965年5月11日,被政府作為川西“階級鬥爭教育前沿陣地”的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向四川美術學院發去了一封公函,請求派人支援雕塑《收租院》創作。

  陳列館原是大地主劉文彩的公館,位於大邑縣安仁鎮,距成都50餘公裡,占地百餘畝,極盡奢華。自1958年掛牌、成為階級教育的活教材之後,陳列館一直在不斷更改著展覽模式。起先推出十七台真人大小的蠟鑄模型,後又用石膏小人做過地主《百罪圖》,這一次他們希望以民間泥塑的形式在一處院坪裡再現解放前農民向地主交租的情形,說明地主的奢華生活如何建立在剝削農民的基礎上,撻伐“舊社會的罪惡”,以起到強化階級仇恨的“教育”目的。由於計劃當年國慶展出,人手太緊,於是向川美求援。

  王官乙那一年剛剛30歲,在川美雕塑系任教。在一場動員會之後,他與另一位青年教師趙樹同一起,領著五名畢業班的學生,奔赴了大邑。

  來一場“雕塑革命”,是王官乙腦中當時的想法。1965年,正是“文革”前夜,階級鬥爭的氛圍日漸濃厚,加上十數年“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宣傳教育,川美的師生正苦苦思索如何將源自西方的學院派雕塑教育與廣大農民的審美需求相結合。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的邀請,成了“向農民學習”的絕好契機。

  美院師生抵達後,與陳列館兩名美工、一名文化館幹部和一位半農半藝的民間藝人匯合,一支特殊的集體創作隊伍成立。陳列館方面提供的是傳統民間泥塑式的思維與經驗,用泥造像,“多、快、好、省”,對“逼真”的要求與想象也跟王官乙們做慣的學院式經典雕塑不盡相同。比如民間藝人“求真”,會把實物的衣服披在塑像的身上,這種方式顯然影響到了《收租院》最終的創作方向: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收租院》成了第一個大量使用“現成物”的作品,籮筐、扁擔、大鬥小秤、飛輪風穀機……這些地主莊園原有的陳列,或從當地農民手中搜集的農具,都直接成了雕塑作品的構成部分。

  一切都是為了讓農民看得懂。比如“狗腿子”的旁邊一定站著一條狗;比如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一望即知的臉譜化表情、姿態;比如與真人等大的體量。從場景設計,到人物細節,都經集體討論產生。王官乙在後來的創作闡述中寫,“要黨的事業,不要個人事業;要集體觀念,不要個人雜念;要有統一的風格,不要個人突出”是他們的工作方式。

  經半個多月討論修改,泥塑《收租院》最後確定了114個出場人物,其中82個男人,32個女人;17個老人,18個孩子;正面人物96個,反面人物18個(外加一條狗)。實物道具的數量則達50多件。

  “既要表現地主階級的殘酷凶狠,也要表現他們的虛弱;既要表現農民受壓迫的悲慘痛苦,也要表現他們的反抗精神;既要表現當時當地的冷酷現實,又要預示前途和未來”,《收租院》設計了“送租、驗租、風穀、過鬥、算賬、逼租、怒火”的情節長卷。以一個拄棍蹣跚前來交租的瘦弱老婦開篇,一個緊握扁擔、怒火中燒的蹙眉壯年收結,“為其走出收租院之後埋下了伏筆”。有意思的是,整個雕塑設計完全結合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裡原有的收租院建築布局,人物的姿態、動勢、出場順序、神情都環環相扣,比如整個群雕裡唯一有對號入座原型的人物“劉文彩”,出現在“算賬”一節就極有講究—他擺放的位置,剛好是開篇受欺壓的老婦和結尾欲反抗的壯年兩座雕像的目光交匯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