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通脹要搭准脈下對藥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8:35:53  


從中國本次通脹的形成機理看,其主要原因和幾大政策叠加有關。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從中國本次通脹的形成機理看,其主要原因和幾大政策叠加有關。這些政策分別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加緊縮性的產業政策和勞動政策、再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上海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文章表示,以上政策的叠加在一起,在導致境外套利資本大量流入的同時,又迫使沉澱在產業領域的固定資本紛紛變現。結果,在外生性貨幣供給和內生性貨幣供給雙雙增加的推動下,使得一般物價水平不斷走高。

  由此可見,本次通貨膨脹與消費需求基本上沒有關係。事實也告訴我們,居民消費的增長遠比GDP增長和物價上漲的幅度要小得多,而且,消費占GDP的比重多年來也一直徘徊不前,甚至還有逐漸下滑的趨勢。所以,本次通脹不屬於需求拉動型的。

  文章指出,就本次通貨膨脹主要是由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以及緊縮性的產業政策和勞動政策、再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所致,那麼為治理這樣的通貨膨脹,我們就應該選擇與之不同的經濟政策來與目前仍然處在高位的通貨膨脹作鬥爭。

  具體說來:首先需要採取中性的貨幣政策,並盡可能控制與美元的利率平價,以阻止境外套利資本的流入,因為這是可以做到的,而其他諸如降低進口原材料的價格、阻止輸入性通貨膨脹等目標則是完全不可能達到的。

  事實已經證明,人民幣對內加息並未實現減少貨幣供應量的政策目標,人民幣對外升值也不能起到抑制價格水平上漲、阻止輸入性通貨膨脹的作用,人民幣升值30%,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卻上漲了300%以上,其中的道理就在於中國所面對的進口市場大都屬於賣方壟斷市場,中國根本不可能通過人民升值來獲得低廉的進口品(主要是資源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