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何須為北大痛心疾首?

http://www.CRNTT.com   2011-03-31 10:53:51  


"北大精神"本為虛構,作為一所普通大學的北大更沒必要被"神化"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北京大學最近又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其針對包括“思想偏激”在內的10類學生的“會商制度”。社會輿論普遍認為該制度與北大“兼容並包”精神相悖,不少作者更紛紛提筆“討伐”北大。——可是,我們真的有必要為“尊榮不再”的北大痛心疾首嗎?

  ■ “北大精神”只是個傳說

  歷史書里的“北大精神”:知識分子曾經的“興奮劑”

  在問答引擎“百度知道”上搜索“北大精神”四字,能輕易找這樣的一段答案:“(北大精神)是一個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苦難相聯繫的愛國精神;一個民族……需要有一個精神的支柱。北大就應該提供這樣的精神力量”。

  “北大精神”的確曾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劑“興奮劑”。上過普通中學的中國人,大抵都能隨口說出幾件北大的“軼事”:1916年的新文化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35年“一二.九”運動……近現代史里寫的大事件,幾乎統統與北大脫離不了幹系,只不過合上歷史書後,北大就“不知所蹤”了。

  “自由、兼容、獨立”是北大人的特質,而非北大的“精神”

  北大老校長蔡元培提出的“兼容並包,有容乃大”辦學方針,與至今仍立在北大校園里的“德先生”、“賽先生”雕塑,常常被人們引作“北大精神”的象徵,但所謂的“北大精神”本不存在。北大之所以為北大,很大程度上因為那些與北大有淵源的名字:嚴複、蔡元培、蔣夢麟、胡適和傅斯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北洋政府的“寬容”:在“武夫治國”環境中,這些知識分子一直被作為難得的精神文化力量。

  通過追憶西南聯大時代來替“北大精神”尋根,也是幾近可笑的。畢竟,歷史上再難碰到那樣的特殊時代;更何況,聯大的輝煌更多“歸功於”清華而不是北大。假如“北大精神”真有之,馬寅初的一個學術觀點就該被容忍。獨立思想和自由主義一直是許多北大人身上的特質,但北大從來不因此而成為“神話”。

  知識分子掛於嘴邊的“北大精神”早就與北大無關

  2006年,專欄作者許知遠在其《走向封閉的北大精神》一文中感嘆“北大精神”在商業和政治中的“沒落”,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病呻吟,(因為)“念來念去,我們所有的感慨與追憶都發生在1917年—1929年那個短暫的時代”。

  而日前北大提出“會商制度”後,另一位專欄作者王錦思也感嘆道,“近二十年來,中國一次次文化思想先鋒運動與北大無緣,北大已離北大精神十萬八千里,北大不過如此。北大情結正歸於平淡,理想中的北大聖殿已然坍塌。”這兩名作者都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而早在他們步入燕園之前,那個“自由、兼容、獨立”的代名詞早就不一樣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