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姚明與時代的一次珠聯璧合

http://www.CRNTT.com   2011-07-21 09:58:05  


 
  很多人通過姚明喜歡上籃球運動,喜歡上NBA。在籃球熱潮席捲全國的2006年,李元偉甚至公開表示:“籃球已經成為中國第一運動。”中國體育產業因為姚明而開始迅猛發展。

  如今,中國企業的廣告牌遍布NBA賽場。國產體育用品商也開始走上國際化之路。姚明在火箭的隊友,很多都成為國產體育品牌的代言人。張慶說:“姚明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些媒體的成長,為許多國內體育品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李元偉也表示:“姚明在NBA的成功,引發國人對NBA的關注,許多國外企業希望就此得到中國市場的青睞,中國企業也渴望通過姚明這座橋梁走向世界。”

  姚明退役對中國體育和體育產業的未來會造成何種影響,也引發了各界的爭議。金汕認為,姚明退役後,影響力勢必會下降。李元偉認為,退役的姚明仍然能夠推動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在NBA的經歷,讓姚明對職業籃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非常寶貴的。姚明現在是上海隊的老板,我相信這可以對CBA的職業化聯賽進程起到示範和促進作用。”

  張慶則認為,不應過分誇大姚明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真正動力,應當來自於國民教育素質的提高,讓國人把體育當做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因為姚明而喜歡體育,也不要因姚明退役而遠離體育。”

延伸閱讀:“姚明”越多越好,少了也沒關係(2011年7月21日 《環球時報》)
 
  姚明昨天正式宣布退役,世界輿論一片惋惜聲。一個中國球員通過NBA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中國人過去沒有想到。對姚明的評價甚至超越了他作為籃球運動員的職業本身。《紐約時報》稱,姚明退役將關上一扇中國對外交流的窗口。

  我們為姚明的成功高興,這樣一個鮮活的個例或許真的很難複制。姚明首登NBA狀元秀的2002年,他的確讓美國人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真實版的中國人”,他的體育動作和他的各種表現,被隱約當成了現代中國的一個表情。

  有人稱,“姚明相當於10個駐美大使”,“姚明和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還有用”,這些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當西方輿論像描述斯大林世界一樣談論中國時,姚明和章子怡多少帶去了一點質疑。這種質疑確實是“10個駐美大使”也做不來的。但過度誇張姚明的作用,則是將民間外交簡單化和庸俗主義的誤讀。

  姚明的產生,是他個人才氣與NBA向中國推廣碰撞出來的一個火花。姚明的個頭及他的球技,與NBA開拓中國市場的需求形成對接。他的出名既偶然又很“必然”。他的球技是第一個必然,不斷強大的中國增加了他在NBA身價的潛在元素,是第二個必然。兩個國家的興趣和需求,就像冷暖空氣一樣在他的位置上形成對流,幸運之雨嘩嘩地澆在他的身上,而在別人那裡卻像浮雲一樣飄走。

  對於中美體育之外交流的特殊意義,除了姚明的名氣,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純天然性”。他不是中國官方安排的,他與中國政治的瓜葛大致為零。西方社會對中國“外宣”的警惕,反過來強化了他們對這個來自中國民間的小夥子的興趣。

  其實隨著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以及中國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的不斷長進,中國人在西方出名越來越容易。無論這些名人有沒有“官方背景”,只要他們做得自然,說話坦誠,他們都有機會成為“新的姚明”。李娜就是一個新例子,她獲得法網冠軍,說話自然、直率,誰能說她那兩天的風頭比事業高峰期的姚明要差呢?

  或許中國社會根本就不需要“新的姚明”,籃球之外的那個“姚明”本身就不很真,它來自於西方社會的某種想象,以及他們對中國極其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中國如今與西方的接觸面比9年前豐富深入得多,無論“姚明”還是“李娜”,他們對今天中國的代表力都在縮小。中國就是中國,它無處不在,觸手可及。

  中國人對自己的形象太關心了,我們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因為自己的過失,這個形象會變好或變壞,其實這都是我們的幻覺。從“姚明”、“章子怡”,到“劉曉波”、“艾未未”,他們給中國帶來的“榮辱”都是瞬間的。我們需要自信,需要不關注別人的眼神,需要認真做事而不是做出個樣子給別人看。沒有形象的形象,或者拼圖、叠加、交錯的複雜形象,就是中國的真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