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張亞中:和平發展期政治定位與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1-09-22 00:10:21  


 
  今年(2011)年六月間兩則新聞,為兩岸政治關係引發了一些漣漪。外電報導,“維基解密”顯示北京曾成立研究小組,期望在“一國兩制”與“兩國論”之間找到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模式。另一則是,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楚樹龍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撰文提出“一國兩府”概念。為此,在政治光譜上偏藍的媒體《聯合報》以異常興奮的文字,連續兩天用社論的方式表達肯定。

  6月23日《聯合報》發表〈和平協議就是中程方案〉社論,認為“一中各表”可以與胡錦濤在2008年12月31日所稱“國家尚未統一前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的政治定位表述連結,並可以成為和平協定與中程方案的基礎。6月24日《聯合報》針對楚樹龍教授主張“一國兩府”概念,以〈一國兩府、枯樹生花〉發表社論,以期待北京能夠繼續開拓思維。

  《聯合報》的這兩篇社論表現出對未來的期待,但是也凸顯了,為何兩岸關係已經走了多年,卻無法在政治定位上找到交集,這十餘年來,海內外學者專家紛紛提出不同的見解,為何總是無法為雙方政府所接受,到底問題在哪裡?“一國兩府”、“一國兩制”、“一國兩區”、“一國兩治”等主張的差別在哪裡?

  做為學術探討,如果大家使用的名詞本身沒有一個標準,“兩府”(都是中央政府?)、“兩制”(指的是制度的性質,還是制度的權力位階)、“兩治”(治理方式還是治理的權力位階?)、“兩區”(都是中央地區?)都可以做不同定義的詮釋,這也使得有關的討論缺少系統性的邏輯性精確比較。

  在紀錄片已告完成之時,我想重新再探討兩岸的政治定位,也為紀錄片所希望呈現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提供一個邏輯完整的法理結構。本文並不對兩岸現有論述做個別性的比較分析,而是做整體性的邏輯評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