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海林:未來十年是改革壟斷利益攻堅期

http://www.CRNTT.com   2011-12-30 09:50:42  


 
  給知識產權充分的利益

  日報:你如何評估“以市場換技術”的成果?

  張漢林:要充分認識到,市場化技術的戰略總體上是失敗的。只能在低檔技術領域市場換技術,在中高檔技術領域都換不來。我也承認,不要簡單把過去外貿發展戰略理解為市場化進程,不能完全這樣說。因為我們要承認歷史的必然性和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經濟增長和發展只有在積極融入全球化過程中後,才會發現產品要不斷升級,消費層級、經濟結構等都要因此改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要實事求是。

  日報:現在關於中國製造的話題層出不窮,與此相關的主要包括入世以來的貿易摩擦,匯率、人力成本優勢在消減。你認為中國製造升級的瓶頸,或者突破點在哪?

  張漢林:中國製造的問題最重要還在於你怎麼看待知識產權和智力在國內的作用。我們要給知識產權充分的利益,怎麼都不為過的。製造業強國德國就是這樣做的,你會發現德國不存在知識產權執法的問題,不存在知識產權的技術入股等問題。所以這就是尊重不尊重的問題了,是影響建設創新性國家的根本,是一種文化。而這恰恰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劣根性。

  我們總說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如果沒有知識產權的嚴格立法、執法和司法,是實現不了的。比如中國移動和聯通這些也是靠行政和壟斷。

  人民幣的國際化是必然的選擇,但是重要的前提是中國的金融業必須高度的自由化,和市場化的改革。因為中國的資本化項目的自由化改革還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必須要與國內金融業的改革相協調相配合。你看德國馬克變成歐元過程,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過程中,是高度市場經濟一體化的,金融業是充分發展的。人們都說證券公司的上市公司和產業布局是一個國家經濟結構和發展晴雨表。而中國的很多上市公司就很奇怪。

  至於貿易摩擦,我的結論是10年到15年都會持續。因為加工貿易、發展模式、知識產權的保護等一系列的東西上來,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10年到15年才能基本解決。

  2011年12月29日09:3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