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木心:斯人已逝 求索才剛剛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2-01-05 14:21:09  


 
烏鎮隱居的五年

  木心歸國五年,甚少見諸國內報端。關於他的評價或者爭議,似乎都跟他沒有關係。五年裡他在烏鎮只做兩件事:創作,避開人。

  “文革”期間,木心的22册書全部被毀。但是他到了美國之後並沒有做什麼“複原”工作。陳村說:“他是那種不停有靈感、不停有寫作欲望的人,怎麼會花時間去還原以前的東西。”木心的創作欲望,由此可見。

  79歲返回家鄉烏鎮,木心持續地維持著創作狀態。2010年台灣出版人初安民拜訪他,他告訴初安民:“不要把作品集叫《木心全集》,我還要寫。”當時他還是很有企圖心。同年10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人文館主編曹淩志拜訪他,他跟曹淩志商量出新作品集的事情,精神狀態非常好:“都定好了,他很高興,他當時還說,要出自己的照片集。”

  除此以外,木心過著和張愛玲晚年類似的隱居生活,避不見人,幸運的是,他一直生活安定、有人照顧。他一般不見客,不接受採訪。一手操辦木心回烏鎮的陳向宏說:“先生晚年好靜,不喜歡見人,見媒體。我們有一個原則,先生不喜歡的事情不強求半分。我跟先生說,願意見誰跟我說,不願意見誰也跟我說,因此怠慢好多媒體。”

  去年廣師大出版社和陳丹青“煞費苦心”做了一個理想國論壇,當時各路學者公知都有到場,陳丹青想把木心先生也請到北京:“跟他說,就一個小時,你坐在沙發上,圍巾禮帽手杖都弄好,當時他說好。但是他說了之後會經常反悔的,威逼利誘,軟的硬的都用了,消息都發出去了,最後他還是沒有去。這一點他跟張愛玲有一拼。失去了在北京跟更大範圍的讀者見面的機會。”有讀者問陳丹青,為何木心不願意露面,陳丹青回答:“你說張愛玲當時為什麼不見人?誰也不知道。”

  2005年,木心到過上海一次,當時上海主要的作家都和他見了面,孫甘露在自己的《上海流水》中還記了一筆。木心在烏鎮定居之後,陳村幾經周折,通過烏鎮方面和木心溝通,帶著自己的文學論壇“小眾菜園”的文人朋友們去烏鎮拜訪了木心:“跟他談話非常好。天文、地理、民俗,他還提到蘇州話裡說‘小剪刀’非常有趣,這可能是他最世俗的話題了。後來總是想不要打擾他,因為也不是很熟。現在想還是應該經常來看看他,可能對先生一種支持。”

  但也有各地的讀者用自己的方式試圖去拜訪他,木心其實也希望有年輕人去看他。青島青年劉正偉,在書店裡偶然看到了木心的書,立刻就迷上了。在一個活動中,他找到陳丹青,說了自己對木心的向往。陳丹青當時覺得真心喜歡木心的讀者非常可貴,問他:“要不要去烏鎮見木心?”劉正偉當時沒有同意。過了一段時間,劉正偉覺得自己需要追尋某樣東西,2009年,他辭去了青島的工作,來到烏鎮,在當地旅遊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逢休息,他就騎車在木心住所附近“像狗一樣徘徊”,如此一年零八個月。其間他認識了鎮上派給木心的陪侍青年和其他木心身邊的人,這些朋友知道他的願望,去問木心是否可以和這樣一位讀者見面,木心同意了。於是劉正偉儘管忐忑,卻不得不去見一見木心:“他對我很好,告訴我一定要常來,當時我在吃素,他還勸我不要吃素,對身體不好。”還有讀者到烏鎮游玩,打聽到木心的地址,上門拜訪。

  五年裡,最興師動眾的拜訪來自紐約獨立影片導演弗朗西斯科.貝羅和蒂姆.羅森伯格。他們曾經想到中國來,拍攝中國的當代藝術,為此看了大量的資料,但是“感覺仍然是在看西方藝術,那些作品都是西方藝術在中國的反射”。無意中他們看到木心的畫展,第一時間定下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人。”兩年的聯繫之後,拍攝成型。目前這部紀錄片的剪輯還沒有完成,也許是木心晚年最重要的一次受訪。

  木心離世前不久,說了一句話:“疲倦,無窮無盡的疲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