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台灣民主與中國的政治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2-01-27 09:15:33  


 
  第二,經濟發展和國民的受教育水平有關。在人均國民所得3000美元的時候,國民的教育水平還很低,很多人甚至還沒有能力接受基本教育。但在人均國民所得3萬美元的時候,大多數國民就已經接受了高等教育。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民主的質量有關聯。例如要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賄賂選票就比較難一些,同時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比較能夠收集和處理有關候選人的政策信息,並對其政策作理性判斷。這並不是說,沒有接受過教育或者接受教育不充分的人不會理性思考,而是說收集和處理政策信息需要知識成本。

  第三,經濟發展導致中產階級,而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是民主穩定的社會基礎。在任何社會,中產階級都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沒有中產階級,就沒有社會穩定,這是政治定律。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使得政治人物比較難以操縱政治,不管政治人物持什麼樣的意識形態,都必須照顧到中產階級的利益。台灣在民主化之前,已經造就出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儘管台灣被族群議題所困擾,人民被族群議題所分裂,但是其民主進程相對來說還是相當和平,這和中產階級的龐大有關。剛剛結束的選舉也表明,一旦族群議題不再成為選舉主題,和平就會有保障。

  台灣的社會改革也同樣重要。社會改革對和平的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怎麼說也不會過。在歐洲,民主政治可以說是資本主義或者市場經濟的產物,但歐洲經歷了長期的社會主義運動和工人階級運動,才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主義運動既促成了資本主義的轉型,即從早期的原始資本主義轉變成為福利資本主義,也促成了民主的轉型,即從早期的精英(資產階級)民主向大眾民主(一人一票)轉型。在亞洲,無論是早期的日本,還是後來的“四小龍”,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從而保障了民主化的和平性質。

  台灣在民主化之前,在蔣經國先生時期,已經開始確立一整套社會保護機制,包括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制度。社會制度建設在把產業工人轉化成為中產階級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一方面有社會制度建設,另一方面有勞動工資的提高,這使得台灣在很短的時間裡,培養出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同時,台灣政府也大力推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在經濟結構上保障比較公平的財富分配。所有這一些,都使得台灣能夠避免歐洲式的長期、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促成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民主化的和平進展。

  有了高水平的經濟發展、有效的社會制度,政治開放和民主化也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了。民主是普世的,就是說儘管民主先發生在西方,並不是說民主只屬於西方。任何社會一旦其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其人民必然會產生政治參與的要求。台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學術界,人們認為存在一個東亞模式,主要指的是經濟發展模式,包括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但實際上,也存在一個東亞政治發展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先經濟、再社會、後政治,先發展、再分配、後民主。除了台灣之外,韓國和新加坡也是這樣。香港儘管還沒有普選制度,但到目前為止的民主化運動也非常和平。有人說,香港已經成為“抗議之都”,什麼樣的抗議都可以發生在香港,但這麼多年裡,香港的抗議非常和平。很簡單,從歷史上看,無產階級的抗議運動充滿無限的暴力,但中產階級的抗議運動則傾向於和平。

  那麼,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會不會成為東亞模式的一部分呢?成為東亞模式的一部分,並不意味著中國大陸也會沿著日本或者“四小龍”的政治路徑。實際上,日本和“四小龍”經濟體的政治路徑都是不同的。再者,成為東亞模式的一部分,也並非意味著中國大陸的民主的制度表達方式,也會和日本與“四小龍”的類似。中國可以也必然發展出不同的民主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