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周其仁:鄧小平做對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2-09 09:03:57  


 
五、小結

  中國經濟增長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為鄧小平啟動的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無可更改的背書。如果用最多數人口的日常生活得到顯著改善作為評價標準,鄧小平領導的中國改革開放一定會被寫入歷史。當然,偉大成就的成因是複合的,人們對此也常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觀點是,正是改革開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國經濟的制度成本,才使這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機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

  有觀察家以為,“廉價勞動力”是中國競爭力的根本。對此我的問題是,改革前中國勞力和其他要素的價格更為低廉,為什麼那時候並沒有影響全球市場的“中國製造”?更深入的分析表明,知識擴展才是中國經濟成就的基礎。不過若問,為什麼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中國人對知識的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答案是,改革激發了中國人掌握知識的誘因,而開放則降低了中國人的學習成本。綜合起來,早已存在的要素成本優勢、改革開放顯著降低制度費用、以及中國人力資本的迅速積儲,共同成就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其中,制度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是中國經驗的真正秘密。

  鄧小平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也開啟了中國經濟增長之路。不過,他並沒有完成中國的改革開放。無論在產權的重新界定,企業家職能的發揮,市場經濟框架的完善、還是國家權力的約束與規範方面,中國都有面臨大量未完成的議題。作為漸進改革策略的一個結果,很多困難而艱巨的改革任務留在了後面,並面臨改變著的社會思想條件。就在科斯先生主辦的本次研討會舉行期間,全球金融動蕩和油價高企,正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前所為沒有的新考驗。受匯率、利率、資源價格和行政壟斷部門等重大改革滯後的拖累,中國經濟能不能順利應對這場新的挑戰,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還是未定之數。

  前年在深圳,我有幸聽到張五常的如下見解:中國人在改革開放以來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好的經濟制度”。我自己得到的觀察,不容許我像他那樣的樂觀和肯定。不過,30年來中國的經驗的確證明,未來絕不是宿命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只要堅持改革開放以來被實踐證明做對了的事情,繼續推進尚未完成的改革事項,未來的歷史將有機會再次證明人們關於中國的樂觀斷言。 

  作者附記:

  科斯教授指定的題目,是The Unfolding of Deng’s Drama,直譯回來,就是“鄧小平戲劇的展開”——在中文語境裡是另外一回事了。於是改用便於理解的本文標題。考慮到報紙的發表習慣,原文注釋全部删去,留在以後關於中國改革的學術論文裡再仔細交代。本文草稿得到宋國青、汪丁丁、盧鋒、薛兆豐、朱錫慶、梁紅等人的閱讀意見,對作者多次修訂文稿幫助很大。英文稿在討論會前夜才傳到芝加哥大學,蒙97歲高齡的科斯教授親自審閱,並通過他的助手多次傳遞老人家的評論意見。在7月14日開始的芝加哥大學“中國改革30年研討會”上,科斯的致辭,張五常的主題報告以及R.Fogel、H.Demsetz、R.Mundell和D.North的評論,以及王寧、Roy Bin Wong,史正富、許成鋼、張維迎、李俊慧、黃亞生、周燕、何東、朱錫慶等提交的論文、發言和討論,不但增加了作者理解中國改革的視野和深度,更直接推動作者對本文的修訂和補充。關於這次芝加哥學術盛會,作者和其他參與者應該還有文字報道與讀者分享。這裡謹對科斯及各位會議貢獻者致以謝意,當然文中尚存的錯失之處仍由作者本人負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