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稀土爭端 短期應對與治本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2-03-18 09:33:55  


 
  利用提純技術掌握加工環節

  文章指出,在整合國內資源的基礎之上,我們需要進一步把整合資源的觸角延伸到海外資源。因為中國稀土資源儲量不足全球40%,倘若僅僅滿足於整合國內資源而無視境外更多的資源,我們對稀土產業的控制力就延續不了太長時間。而且,如果不能整合海外資源,我們本意旨在抬高價格、提高稀土產業收益的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將是為他人作嫁衣,幫助別國稀土上游產業重獲生機。君不見近年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之後中國境外已有逾200個稀土項目計劃開採?特別是美國本土最大稀土礦芒廷帕斯礦正在加緊籌備恢復開採,預計年產量可達一萬噸之多。

  毫無疑問,在稀土資源炙手可熱之際,必定會有不少東道國不願意將稀土資源交到我們手里。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不願接受中國資本參與稀土資源開發的東道國,我們要掌握稀土市場控制力,關鍵就在於維護、加強稀土分離提純環節控制權,並進一步延伸到稀土產品深加工環節,而我們在這個環節有著其它國家所不及的優勢。

  分離稀土是一項高難度技術,稀土元素化學性質極為相似,尤其是15種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猶如15個孿生兄弟,一一分離十分困難,分離鐠、釹更是難中之難。因此,國外少數公司長期壟斷稀土生產技術,中國只能出口原礦或含有稀土元素的礦渣,稀土價格則極為高昂。1972年起,中國從分離鐠、釹著手稀土分離提純技術攻關,以徐光憲領軍的中國科學家在不太長的時間里便開發出了世界最先進的稀土回流串級萃取體系,徹底淘汰了西方壟斷者那種耗時長、產量低、分離系數低、無法連續生產的生產工藝。依靠這項先進技術,中國徹底擺脫了出口稀土原礦的處境,低成本生產的單一高純度稀土橫掃世界市場,國際單一稀土價格下降30%至40%。美國鉬公司、日本稀土分離企業、法國羅地亞公司等長期壟斷世界稀土市場的西方企業在這場“中國衝擊”(China Impact)下紛紛減產、停產、破產,或尋求同中國技術合作,中國終於實現了稀土資源大國向稀土生產大國、稀土出口大國的飛躍,徐光憲因此被稱為“稀土界袁隆平”。1970年代之前,中國沒有稀土出口,世界稀土市場被美國和歐、日壟斷;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打入稀土市場,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中國稀土份額急劇上升。今天,中國基本壟斷了世界稀土生產,即使美國這樣的唯一超級大國,目前要想重新開採本土稀土礦山,由於沒有稀土提純生產技術,也只能把開採出的礦石送往中國提純。中國目前在稀土方面的困局同樣不僅僅是問題,也是成就的副產品。我們只能在此成就基礎上追求提高稀土收益,不僅提高我們現在生產的單一稀土收益,而且進一步掌握下游深加工環節,但我們不能指望回到1970年代前的狀況。

  為了維護、加強稀土分離提純環節控制權,中國即使與其它資源國家合作,在這一環節也不宜採取合資,而是應當保證中國企業獨資,以便有效保護中國在這個環節的核心技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