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明星村是集體經濟之功?

http://www.CRNTT.com   2012-03-26 09:36:57  


 
  富裕跟分不分家無關,跟敢不敢經商有關

  我們來看看長江村的致富之路:1972年,長江村副業辦公室主任李良寶用大隊里凑出的700元經費,帶領6名農民在老夏港河畔籌建2座小磚窑燒磚起步創業;1973年,李良寶帶著副業隊用搞運輸、辦窑場積累下來的資金,購買10台儀表車床,辦起了長江五金廠,當年即盈利近8000多元;1978年,長江村的長江工業總廠已經頗具規模;1983年,全村工副兩業產值突破500萬元……另一個“明星村”華西村的創業帶頭人吳仁寶也多次說過,他們早就知道無工不富的道理,所以六十年代就偷偷搞工副業,抓收入,抓錢。

  要知道,儘管當時的政策給農村“搞副業”留了口子,但究竟要不要允許農民大規模的從事農業生產之外的經濟活動,在各地的看法卻並不統一。有的領導說,這是社會主義農村的希望所在,有的領導卻說,這是挖社會主義牆腳,鄉鎮企業與國營企業是“三擠三爭”,即:以落後擠先進,以小擠大,以小集體擠國營,與國企爭原料、爭能源、爭市場。連經濟學家薛暮橋一開始也反對鄉鎮企業,他去蘇南參觀了錢橋鋼廠以後說,都像你們這樣搞,國家哪來這麼多電?

  華西村和長江村所在的蘇南地區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著名的蘇南模式,這裡存在大量以村集體為單位的經濟主體,其主要特征是依靠集體積累發展鄉鎮企業、推進農村工業化。市場化在不同地區可以有不同的發展模式,主要是各自市場化的起點不同,當年溫州發展鄉鎮企業的主要形式是家庭工業,沒有集體投入是因為這裡有集體但沒有“集體經濟”,因此同樣富庶的浙江,廣東,卻沒有湧現出“明星村”,因為他們的村級經濟分家較早,早就沒有再以村為單位進行核算,如果說長江村和華西村證明了集體經濟不錯,那麼浙江和廣東的富裕農村也足以證明單幹經濟也不錯。歸根結底,並不是“集體經濟”在和“單幹”的制度競爭中取得成功,而是不管集體還單幹,他們和不搞經濟或者沒有條件搞經濟的地區相比都取得了成功。

  而這一切,都是和改革開放以前的集體經濟年代背道而馳的,鄉鎮企業的成功源於面向市場求發展,並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機制。拿華西村和長江村來證明“不分家更好”的人們不明白,如果整個社會全盤恢復他們所主張的集體主義,那麼這些明星村的集體經濟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這也是為什麼明星村在改革開放之後才紛紛出現的根本原因。

  明星村根本不是所謂“集體經濟”模式

  集體經濟的鼓吹者忽視的一個最根本的事實是:鄉鎮企業和改革開放以前的集體經濟完全不是一回事。

  馬克思主義的所謂集體經濟,是指人們共同勞動,並共同分享收益,簡而言之,這個集體是勞動者的集體,而不是“資本家”和出資人的集體。如果按照集體主義的主張,那麼華西村也好,長江村也好,包括南街村也好,其村辦企業的紅利都應該在參與勞動的全體工人當中進行分配,而不是僅僅“中心村”的村民有分紅的權利。

  而如果股份收益也算集體主義的話,那麼不管微軟還是伯克希爾,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有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就都是“集體經濟”。華西村長江村等所謂集體主義村莊,其實質是村民以土地和人力入股,作為原始股東享受鄉鎮企業的分紅,他們獲取的這一部分收益實際上是股份收益,而不是勞動收益。把華西村和南街村等等稱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所以也有觀察者認為,集體經濟早就在中國的歷史上消失了,也不可能再複活,今天人們說所的“集體經濟”,只不過是一個個戴著“集體”帽子,能夠給原始股持有人進行分紅的企業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