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界閱讀日,誰還在閱讀

http://www.CRNTT.com   2012-04-25 14:48:02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訊/“世界閱讀日”又到了,但有誰關心呢?讀書無用論喧囂塵上,互聯網、電視等淺閱讀的衝擊,以及功利化閱讀的挑戰,讓人們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讀書人。現代科技的發達,並沒有帶來閱讀的繁榮,反而讓世界閱讀日變得越來越冷清。慕毅飛撰文“世界閱讀日,誰還在閱讀”:

  轉眼又是“世界閱讀日”,關於讀書,不禁萌生新的三大憂思。

  一是來自無用論的衝擊。讀書早就不再有“萬般皆下品”的傲慢,也沒有“知識就是力量”的自信了。“學而優則仕”蛻變成“考而優則仕”;而助考所需的,是讀題、猜題、蒙題、解題,甚至是竊題、買題,並不需要讀多少書。難怪有人在微博裡呼籲讀書,網民的跟帖卻盡是在追問:讀書有“神馬”用?

  二是來自淺閱讀的衝擊。日益發達的信息時代,確實給人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閱讀選擇。熟悉“三國”,是電視裡看的;了解明朝,是“百家講壇”裡聽的;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都能提供海量的電子讀物。如果不考慮這樣的閱讀,每人每天的閱讀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每人每年的閱讀量也不會超過5本書。浮躁成為人的普遍心態,不等看完對方文章,就敢搭台對罵,就緣起於這樣的淺閱讀。情緒化表達以後,一片碎屑,無可積澱。

  三是來自功利化的衝擊。作家張煒發在《光明日報》發文提到一個研究明清小說的人,居然可以不讀《紅樓夢》原著;提到一個中文系學生,竟然不知道英國詩人葉芝到底是男是女,讓人感到莫名的悲哀。要知道,精神的發育,城市的文化,沒有雅致的閱讀作為滋養,只能是蒼白的。

  幾重衝擊,讓學生也只成了做作業的人、備考的人,他們只有讀題量,沒有閱讀量,因而就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讀書人。看微博上圍繞“方韓相爭”引發的粉絲叫罵,頻爆粗口,競相問候女性,絲毫沒有茅於軾與薛湧論辯的那種理性。有文化,不等於有學養;能操縱現代科技,不等於擁有現代文明。

  世界閱讀日,讓我們遠離世俗的喧囂,坐到燈前,看一會兒貌似無用的書,滋養一下日漸枯澀的靈魂。是為救己,亦為救世。(來源:華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