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反思毛澤東的歷史周期律談話

http://www.CRNTT.com   2012-12-29 11:23:47  


 
  對民主的理解差異如此之大,為何黃炎培1952年還對毛澤東表示拜服?

  既然黃炎培和毛澤東對民主涵義的理解,相差如此之大,何以到1952年,黃氏會當面向毛澤東表示拜服,認為毛澤東確實已經通過“民主”成功跳出了歷史興亡周期律了呢?黃氏這種表態,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政治高壓下的違心之論,因為黃氏不但在日記中記述了自己對毛澤東的拜服,而且還在日記中特地附上了一份簡報——署名“東流”的一篇《關於“歷史周期率”》,該報道亦對新政權成功跳出歷史興亡周期律大加讚揚。在私人性質的日記中用心附上這樣一份簡報,很可能意味著黃氏的拜服,是發自內心的。

  1945年從延安歸來後,黃氏雖然與中共越走越近,但其第三者的中立立場,卻始終沒有改變,毛澤東曾不滿於他“對我在蘇北之各種措施攻擊甚力”,指的就是黃氏對解放區土改中嚴重的亂打亂殺現象的不滿和批評,黃氏主張減租減息,不贊成暴力土改。對毛澤東取自列寧的“民主集中制”,黃氏也有諸多意見。1949年8月29日,黃氏致函毛澤東,提出他對“民主集中制”的看法:“各方都傾心接受民主集中制,我意此時急須將這一名詞做一番具體的說明,否則萬一發生兩種不同的措施,一方以為我是民主,而一方以為是集中……例如民主集中制必備之條件:組織、首腦、小組。它的施行法,關於選舉:從編選名單起到開會當場無記名圈選,應該怎樣怎樣;關於開會,怎樣召集、討論、議決,到怎樣通過記錄,怎樣保留不同意見;以及關於執行、關於檢討獎懲等等,一一舉出實例,說明理由。這些工夫,管見頗以為需要,只不知已有人做過沒有?尊見以為怎樣?敬求公餘賜教”——很顯然,黃氏仍然希望給“民主集中制”這個新事物套上“制度建設”的馬轡,黃氏希望在實施“民主集中制”時,能夠有清晰的規則和制度可以遵循和約束。但黃氏的意見,沒有得到響應。

  雖然對民主涵義理解的分歧未曾消失,但黃氏在1949年之後確實受到了毛澤東極高的禮遇,其各種參政議政的行為也獲得了當局極大的尊重。據其子黃方毅說:“建國後尤其是1954年前,毛經常向黃咨詢有關政策,有時夜半之時黃被從睡夢中喚起,赴中南海豐澤園與毛晤談……有時候,黃從毛處回來,興奮不已,雖然已至深夜,仍又伏案疾書起來。……(黃炎培)對毛的政策並非件件都理解和同意,並非是所有都予以首肯的……對毛澤東的不同意見,黃有些是當面提出,有些是去信表達,有些則是回避口筆交鋒,而在相關會議上提出……與黃的肯諫、敢諫相對應,毛對黃這位以師長相待的朋友,尤其在建國初期,是很尊重、很客氣、很寬厚的。”至1954年止,黃炎培、毛澤東二人間的來往信件多達近200封。這種親密程度,是其它民主人士如梁漱溟等人所不敢企及的。黃氏自己也對自己所擔任的角色和所獲得的尊重相當滿意——1952年的“三反五反”運動中,黃氏反映了很多問題,大多受到了當局的重視,黃氏對此非常滿意,3月17日在日記中寫道:“深深感覺我現職位的確重要,必須努力而也是值得努力。”這樣的“知遇之恩”,大概正是黃氏稍後向毛澤東表示拜服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黃氏很快就會意識到:僅僅依賴於毛澤東個人對他的“知遇”,而沒有制度上的保障,他參政議政的權利和希望收獲的尊重,都是不堅實的——1954年,黃氏在統購統銷問題上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其子黃萬里後來如此總結其父的政治生涯:“一九四九年後任副總理,旋改任人大副委員長,五四年糧食統購統銷後於國事無所建樹。” 

結語

  鄧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說道:“從一九五八年批評反冒進、一九五九年‘反右傾’以來,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的現象,不斷滋長。”顯然,在鄧小平看來,毛澤東並沒有能夠走出黃炎培所謂的“歷史周期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