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朝鮮第三次核試驗意欲何為

http://www.CRNTT.com   2013-02-13 09:01:15  


 
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對他國有沒有實際威脅?

  朝鮮核武器還沒有邁向實用化

  核國家在研製核武器的進程中,都邁過了一個核彈小型化的必經的歷程,即首先將核裝置小型化,研製成核航彈,然後再進一步小型化,研製成可以安裝在導彈上的核彈頭。從核裝置到核航彈,就是完成了核彈武器化的過程;從核航彈到導彈核彈頭,則是在現代戰爭環境下,完成了核彈實戰化的過程。

  同轟炸機攜帶的核航彈相比,核導彈在戰時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之強都遠超前者。另外,對一國軍方說來,維持一支核導彈部隊的成本遠比維持一個能攜帶核航彈的轟炸機中隊的成本要低,在維修、保養的技術層面上也更為簡單易行。換言之,在現代條件下,研製成導彈核彈頭才算完成了核彈實戰化的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核國家在發展戰略武器的歷程中,最終目的都是擁有一支核導彈部隊,無一例外。 

  朝鮮也不具備大量製造核武器的能力

  2013年2月12日10點57分,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地震台都檢測到朝鮮東北部地區發生4.9級非天然地震。由於地下核試驗是一種球對稱的能量釋放,它產生的人造地震和地層錯位產生的天然地震有很大的區別,天然地震的橫波遠大於縱波,而核試驗的人造地震恰好相反,縱波大於橫波,由此,外界可以很容易區分是否發生了地下大當量爆炸。

  朝鮮分別於2006年和2009年進行過兩次核試驗,核試驗的震級分別為4.3級和4.7級。外界認為第一次當量僅有數百噸,難以算得上是成功的試驗,而第二次試驗外界認為的當量也僅為數千噸。第三次朝鮮地下核試驗產生了4.9級的地震,韓國軍方稱朝鮮核試驗當量相當於6000至7000噸TNT炸藥,如果按美國曾經的地下核試驗研究推算,地下核試驗中大約只有約5%的能量以機械波方式向外傳播,這樣的話朝鮮地下核試驗的實際爆炸當量在6700噸,和韓國估算的數據比較接近。 

  這一爆炸當量,僅僅相當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74年和1998年首次進行核試驗的爆炸當量。從原理上來說,一顆原子彈所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存在一個下限,裂變材料用量越大,核彈設計越容易。根據朝鮮2008年6月26日提交的核申報清單,朝鮮可供核試驗的鈈顯然少得可憐,而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就使用了6.2 kg的鈈。

  朝鮮已在2008年徹底拆除寧邊重水反應堆,不再具備生產鈈239的能力。由此看來,對朝鮮來說,核武器要作為打擊外部軍事力量的手段,還缺乏現實性。 

  對中國東北而言,需要考察朝鮮核物質外洩的可能

  此次朝鮮核爆炸的試驗場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裡。豐溪裡核試驗場距離中國邊境線僅有100多公里,位於朝鮮東北部的多山地區。由於朝鮮採用的是地下核試驗,因此能避免大部分輻射物質洩露到大氣層。另外,由於白頭山脈、咸鏡山脈、蓋馬高原等高海拔地形的阻隔,核物質從理論上不容易洩露到中國一方。

  但這是在理想情況下而言,地下核試驗並不能完全避免核物質外洩,而且試驗過程中一旦出現紕漏,將可能對地下水、鄰近海域甚至空氣造成污染威脅。此外,地下核試驗會通過植物根系吸收,導致地表植物的輻射物質含量超標,從而通過食物鏈的生態循環,對周邊地區產生一連串負面影響。

結語

  朝鮮2006年10月執意進行了第1次核試驗後,胡錦濤在10天後向平壤派遣了國務委員唐家璇,說服金正日回歸6方會談;2009年4月,朝鮮發射火箭時中國也計劃派遣特使,但一個月之後朝鮮進行了第2次核試驗;去年11月為了阻止朝鮮發射遠程導彈曾派遣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建國等人到平壤,但朝鮮仍然執意發射了導彈。是時候反思一下對朝政策了。(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3-02-1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