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重慶“文革”紅衛兵墓園今年清明節將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12:15:51  


改名後的“文革”紅衛兵墓園,於2009年被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荒僻的墓園

  9月15日上午,天氣陰沉,但仍熱得透不過氣。時代周報記者詢問無數路人,才在重慶沙坪壩公園人工湖岸的緩坡上找到了這個墓園。

  墓園被一道高約3-6公尺不等的石塊叠砌而成的灰牆圍住,鐵門緊鎖,大門右邊的牆上,“文革墓群”四個大字已斑駁模糊。舉目望去,園內草木叢生,墓碑高聳。知情者稱這個墓園占地約3000平方米。墓園裡面一片死寂陰森,滿地枯葉。

  黑灰色的墓碑大小不等,但主體設計大都摹仿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略加變通改良。墓碑主體題字多為毛體狂草“死難烈士萬歲”。碑文大都風化、剝落,依稀可見一些人名和墓志銘。墓志銘都是一些時代特征鮮明的口號:“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可丟,可挨打、可挨鬥、誓死不低革命頭”,等等。

  據當地文史專家統計,園中共有114座墳墓,造墓立碑時間為1967年6月至1969年1月,埋葬的400多名死者都是在“文革”武鬥的喪生者,也不乏個別無辜受害者。根據碑文資料,死亡者年齡最小的僅14歲(2人),年齡最大的60歲。 

  知情人士稱,這塊墓地本是“軍產”,“文革”前曾埋葬過包括周恩來父親、鄧穎超母親在內的13位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八路軍辦事處公墓”,1958年,國務院將這些人的遺骨火化後移葬他處。“文革”武鬥開始後,這塊空地成為埋葬武鬥死亡人員之地。

  墓群與外界雖一牆之隔,但卻是陰陽兩個世界。56歲的易幫貴,從小一直住在沙坪壩公園附近,40多年時間目睹了這座墓園的全部歷史。她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這個荒僻的墓園,平時很少有人探望,但每到清明、春節,都有死者家屬來此掃墓祭奠。

凝固的歷史

  這座墓園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文革”墓群,它見證了“文革”期間聞名全國的重慶武鬥。重慶市文史專家何蜀稱,它是一個時代的背影,一段用水泥、磚頭凝固下來的沉重歷史。

  這是一段震驚世人的歷史。

  1966年12月,上海率先打響了“文革”的全國第一槍,“文化大革命”逐步由文攻(批鬥)演變為武鬥,使許許多多年輕的生命定格於1966年12月至1968年期間。而山城重慶,是全國武鬥的典型。

  自“文革”開始後,重慶就陷入空前動亂。1966年12月4日,發生了造反派與“保守派”在大田灣體育場內外的數萬人大規模流血衝突,成為重慶的首次大規模武鬥。到1967年,重慶造反派分裂為勢不兩立的“815”派和“反到底”派,大規模武鬥主要在這兩大派系之間進行。

  根據公開史料:1967年年7月7日,重慶兩派在紅岩柴油機廠發生衝突,打死9人,傷近200人,這次武鬥中雙方首次使用槍彈,後來被稱為“打響重慶武鬥第一槍”。自此重慶武鬥全面升級。

  重慶是造槍造炮的軍工廠密集的地方,建設、長安、江陵、望江等幾個大型槍炮廠成了武鬥的軍火庫、指揮部。“武鬥中從步槍到機槍,從大炮到坦克,凡是重慶地區能夠製造的武器幾乎都動用了,與軍隊打仗沒有多大區別。”何蜀沉痛地說,後果的嚴重性可想而知,其間死難者無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