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待拆除的炸彈—美國本土極端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13-05-02 10:58:41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近年來發生的公共安全惡性事件中,來自本土的威脅正在日益增高。尤其是奧巴馬當選總統以來,隨著民主黨政府採取支持控槍、寬鬆的移民政策等取向,加上經濟遲遲未能復甦,美國國內的極端主義勢力明顯抬頭。

  根據美國著名的民權團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PLC)”的最新報告,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國內持反政府立場的“愛國者”組織的數量正大幅增加。這類自稱“愛國者”的組織在2012年達到1360個,為歷史新高,相比5年前增長了9倍。在它們之中,有多達321個“愛國者”組織是“准軍事化”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強烈反對聯邦控槍的立法進程,或激烈抵制墮胎、同性戀等“挑戰傳統價值底線”的社會現象。從全國視角看,“愛國者”組織在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和密歇根州分布最多。

  實際上,來自美國本土的威脅從未消失過。早在1990年代初,美國就迎來了一波強勁的極端主義逆流。1993年,時任總統克林頓簽署布瑞迪法案 (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強化槍支管控,要求對槍支購買者進行背景調查。一石激起千層浪,布瑞迪法案的頒布直接導致了90年代中期美國極端主義勢力的反彈。1995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馬城的聯邦大樓被炸彈摧毀,168人死亡。這是美國在9.11之前遭受的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而實施這起驚天爆炸的蒂莫西.麥克維(Timothy McVeigh)正是參加過海灣戰爭的老兵,強烈反對克林頓政府的控槍政策。

  另外,德克薩斯州的韋科慘案(Waco Siege)也是這波極端主義興起的重要標誌。1993年3月,一批美國“大衛教”教徒在德州的韋科鎮對執行搜查任務的美國司法當局進行武裝對抗。4月19日,警方發起強攻,教徒集體自焚。韋科慘案和俄克拉荷馬事件的發生,均被看作美國極端保守力量對克林頓“自由派”政府的強力示威。

  “愛國者日”的巧合

  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和韋科慘案均發生在當年的4月19日,跟這次波士頓爆炸案的時間非常接近。如果再算上1999年4月20日的科倫拜恩校園槍擊案、2007年4月16日的弗吉尼亞校園槍擊案,這些案發日期的接近真的僅僅是巧合嗎?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波士頓馬拉松賽,是在每年的“愛國者日”舉行的。“愛國者日”是為了紀念1775年4月19日,美國人民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後來,馬薩諸塞州政府將該紀念日改作“每年4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導致美國有了兩個“愛國者日”。從這個意義上說,俄城爆炸、韋科慘案、弗吉尼亞槍擊,以及這次的波士頓爆炸案,都是在“愛國者日”當天發生的。

  “愛國者日”象徵著反對暴政、自發抵抗,捍衛民眾武裝自衛的權利。選擇這個日子作案,和“愛國者”組織一貫標榜的價值觀非常契合。考慮到克林頓政府推動控槍立法後不久就發生了俄城爆炸,這次波士頓爆炸案難免被和奧巴馬今年年初推動的控槍法案聯繫起來。

  近年來美國國內時常發生的惡性槍擊案,讓奧巴馬政府加快了控槍議程。然而,來自民間的阻力仍然巨大。理查德.麥克(Richard Mack),這位20年前因麥克訴美國案(Mack v. United States)而聲名大噪的前亞利桑那州警長,近日就表示在他認識的200多名警長中,都認為“寧願自己先死掉,也不願看到聯邦政府更多的槍支管控”。20年前的麥克訴美國案中,聯邦法院最終以5比4判處布瑞迪法案中的部分條款違憲,所以,麥克警長的這番表態具有特別的標誌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