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彭維學:兩岸政治關係應該如何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四)民進黨等“台獨”勢力嚴重阻礙兩岸政治關係進程

  民進黨長期阻撓兩岸經濟社會交流合作,更反對兩岸政治往來,誣衊兩岸政治對話是“統一談判”、“和平協定是統一協定”。2012年“總統”選舉失敗後,民進黨出於爭取中間選民需要,一度顯露出調整兩岸政策的跡象。但迫於“台獨基本教派”強烈反彈及群眾基礎“獨”性較強的政治現實,民進黨被迫重回“台獨”老路。蘇貞昌聲稱:“台灣不能受制於中國設定的議程,要在中國的框架之外,主動提出以台灣為主體的議程”。⑯蔡英文所屬青壯派表示,“在大陸民主化前,台灣無法與大陸進行政治談判”。⑰吳伯雄在“習吳會”中首次提出“一中架構”論述後,民進黨誣衊“國共密室政治,犧牲台灣主權”。由此觀之,近幾年內,民進黨除極力塑造民共對話假象、擺出與大陸交往姿態、展現“處理兩岸關係能力”外,不可能放棄“台獨”立場,不可能支持兩岸在一中框架下發展政治關係。尤其是民進黨如果重新執政,推動“漸進式台獨”甚至“法理台獨”,將對兩岸政治關係造成重大衝擊。

  (五)兩岸政治博弈中的利害算計,尤其是台當局兩岸政策的局限性、保守性與工具性,是制約兩岸政治關係進程的政策因素

  近5年來,兩岸執政當局尤其是大陸處理兩岸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展現了振興中華的高度、“兩岸一家”的胸懷。但不容否認,因政治互信不足,兩岸在推動政治關係過程中仍有不少政治算計的成份。大陸開始增加一中框架的包容性,但在“中華民國”定位上的表述無法滿足台灣需求。台灣方面要求正視“兩岸分治”現狀,利用兩岸政治對話、和平協定提高要價,謀取更多討價還價籌碼。

  在民選政治和複雜內外環境下,台灣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其兩岸政策走向總體上服從於鞏固基本盤和爭取中間選民的選舉需要,服從於鞏固執政地位或奪取執政權的政治需要,服從於爭取大陸尤其是美國支持的戰略需要。當前,馬英九把深化改革和拼經濟作為擺脫執政困境的優先選擇,擔心過早開啟兩岸政治對話會引起美國、民進黨反彈,影響2014年“七合一”選舉和2016年“總統”選舉。同時,馬寄望以“先經後政”、“政經分離”甚至“只經不政”策略,通過在大陸與美國之間維持平衡關係,甚至“親美遠中”,既得到更多兩岸和平紅利,又得到更多美國政治安全承諾,進而鞏固執政地位、為國民黨2016年“大選”營造更多利多。

  受上述因素制約,加之2014年、2016年台灣選舉期的到來,馬當局的兩岸政策難有大幅調整。未來三年兩岸政治關係可能維持小步慢進的既有格局,想要通過兩岸政治對話、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定,仍有較大難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